新疆哈密军分区建立“温暖驿站”为官兵和家属提供便利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王梦缘 詹新嵩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5-02-16 07:48:34

玉门关外“幸福中转站”

■王梦缘 詹新嵩

茅文宽绘

新疆哈密军分区某部营区位于沙漠边缘,四周是一片广袤的戈壁滩,自然环境比较恶劣。

受驻地环境、交通等因素影响,官兵家属来队探亲通常要先到离驻地较近的城市嘉峪关,坐火车到玉门或酒泉,再搭乘汽车。家属来队探亲一次相当不易。去年10月,新疆哈密军分区协调军地资源,建立了5个“温暖驿站”,一定程度上为官兵和家属提供了便利。

不久前,军嫂杨柳青带着女儿杨澄落地嘉峪关机场后,很快坐上了班车。杨柳青的丈夫杨军柱打来电话:“青青,你到‘驿站’直接登记入住,房间都安排好了。你们娘俩先好好睡一觉,明天一早我去接你们……”

杨柳青和女儿住进“驿站”时,太阳已经落山了,戈壁滩上空变得异常清澈,繁星如钻石般洒满苍穹,星河横贯其间。杨柳青望着星空出了神,不由得回想起自己第一次来队探亲的场景,心中感慨不已。

那次探亲,时间已临近春节。新婚不久的杨柳青,将杨军柱爱吃的家乡美食装进行李箱里,天不亮就坐火车出发了,直到下午3点多才抵达玉门。紧接着,杨柳青又搭乘了一辆顺风车,经过6个多小时路程,终于来到距离杨军柱驻地不远的一个镇上。那晚,杨柳青拉着行李箱,拖着沉重的步伐,到处寻找住宿的地方。她问了好几个宾馆,不是住满了,就是临过年不开门。后来,她接到杨军柱打来的电话,忍不住大哭起来。

因为担负着值班任务,杨军柱无法前来接杨柳青。妻子的泪水将他的心烧得滚烫,他只能在电话里不断地安慰她。

后来,杨柳青总算找到了一家民宿。等她将一切安顿好后,时间已近凌晨。

近年来,新疆哈密军分区辖区内边防公路全线通车。去年10月,供官兵和家属调整休息的“温暖驿站”已全部投入使用,家属来队探亲更加方便了。

思绪回到现在。杨柳青看了看熟睡的女儿和干净整洁的“驿站”房间,心里涌上一阵温暖。明天,她们就会迎来一家三口的幸福团圆。

“媳妇儿,澄澄,我来接你们啦。”第二天一早,杨军柱赶到了“驿站”。杨澄扑进爸爸怀里,甜蜜地撒着娇,还向他展示了手里的布娃娃:“爸爸,你看,这是驿站的阿姨送我的。”杨军柱宠爱地摸了摸女儿的头,脸上溢满了幸福。

那天,跟着爸爸妈妈来到军营的杨澄,好奇地看着即将休假、正在整理行李的二级上士冷志强。

“叔叔,我把我的手套送给你吧,回家路上戴上就不冷了,上面的小老虎还可以保护你。”杨澄乖巧地说。

“没事,叔叔不怕冷……”冷志强嘴角扬起微笑,摸了摸杨澄的头,将手套戴回她的小手上。

那天,离开营区不久,冷志强便接到了母亲的电话:“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放心吧,妈!我到玉门住一晚再走,现在比之前方便多了。”戍边10多年,冷志强脸上染着边关的风霜,神情却更加刚毅。以往回家的路,他总要背着重重的行囊,还要换乘各种交通工具。尽管心中充满了即将与家人团聚的喜悦,漫长的路途还是让他倍感艰辛。

这一次,坐上回家的班车,望着守护多年的边关,冷志强的心中油然而生一阵自豪感。傍晚,冷志强抵达了“驿站”。工作人员将房间里布置得温馨舒适,还特地放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冷志强坐下来,认真地品读着那一行行文字,心中涌上阵阵温暖。

隔天到家,母亲杨朝艳为冷志强准备了一桌饭菜。许久未见儿子,杨朝艳打心底里高兴,不断往儿子碗里夹菜。“妈,等休假结束,我带你一块回吧。你不是一直想去看看我们部队吗?”冷志强对母亲说。

杨朝艳激动不已:“好啊,真的可以吗?那我明天要去买两身衣服。对,还得染个发。我这双鞋,也得上个油……”

自从冷志强当兵后,母亲便一直想去军营看看他,但都因路途遥远、路上多有不便而“搁浅”。有这样的机会,杨朝艳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踏上奔向边关军营“幸福旅途”的家属,还有中士何杨鑫的父母。从湖南到新疆,辗转数千公里,首次来边防看望儿子的老两口,住进了玉门的“驿站”。工作人员还为他们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用餐时,何杨鑫的父亲何沛红感慨地对工作人员说:“我们军属能享受这样的待遇,真是光荣啊。”

边关有爱不再远。恰逢周末休息,许多官兵和家属来到食堂,一边话家常,一边包饺子。韭菜虾仁、猪肉酸菜、玉米鸡肉……不一会儿,一盘盘馅料饱满的饺子便铺满了整张案板。军娃杨澄也将自己包的“饺子”塞进整整齐齐的队伍里,自豪地说:“我爸爸最喜欢吃我包的饺子了。”她童真的话语,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锅里的水汽蒸腾起来,将食堂变得暖意融融,官兵和家属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日缓缓西沉,将天边染成绚烂的橙红与金紫,光芒也洒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