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张喜芹——
愿做一簇拥军的“星火”
■刘 林 王 毅 杨朝阳
这段时间,黑龙江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张喜芹颇为忙碌。每年春节前后,张喜芹都会带上慰问品去军营,听官兵讲一年来取得的成绩,看老兵最近有什么变化,问新兵有什么需求。
回到家,张喜芹还会将自己拥军的体会记在本子上。有的是去慰问官兵需要注意的问题,有的只是一位新战士聊天中提到的烦恼……在过去的近40年,张喜芹已写下整整5本拥军日记。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张喜芹把《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段话,写在了第一本拥军日记的扉页上。
张喜芹慰问部队后写拥军日记。
“子弟兵保家卫国,是最可爱的人。为他们做点事,我觉得很光荣。”张喜芹说。
“咱们普通老百姓能不能为子弟兵做点事”
“张妈妈,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这是我们连队的‘刘英俊’奖章,我们想把它送给您。”
来到陆军某旅“刘英俊连”,刘英俊烈士生前所在班班长李亚运拿出一枚奖章,郑重地交到张喜芹手上。
刘英俊是原沈阳军区某师重炮连战士。1966年,他在外出执行训练任务时,为保护6名儿童勇拦惊马,壮烈牺牲。“刘英俊连”是张喜芹拥军最常去的部队。李亚运介绍,“刘英俊”奖章是连队为传承英模精神、激励官兵矢志奋斗而制作的一枚纪念章,每年颁发给对连队有重要贡献和取得荣誉的官兵。今年,连队官兵一致同意将这枚纪念章赠送给大家的“兵妈妈”张喜芹。
接过纪念章,张喜芹的心情像第一次到部队拥军时那样激动,她把纪念章郑重佩戴在胸前。
今年春节,张喜芹到陆军某旅拥军,与官兵交谈。
1986年八一建军节前,张喜芹看到电视中播放边境作战英模团报告会。听战斗英雄讲述前线战士穿越生死线、坚守阵地绝不撤退半步的故事,看到官兵在硝烟中发起冲锋的画面,张喜芹不知不觉间流下了眼泪。
“解放军为了保卫祖国不怕流血牺牲,咱们普通老百姓能不能为子弟兵做点事?”张喜芹和丈夫商量,前线太远去不了,但山那边就有一支部队,可以去看望官兵,表达心意。
“八一”那天,张喜芹和丈夫凌晨起来宰杀了自家养的猪,没想到刚要出门,就下起了瓢泼大雨。夫妻二人顶着大雨,赶着毛驴车,走了几个小时山路,终于到达部队营区。说明来意后,部队领导亲切接待了张喜芹夫妇。官兵整齐列队,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对拥军群众的感谢。
张喜芹在连队食堂与官兵一起包饺子。
“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就知道这一趟来得值。我以后还会再来!”张喜芹说。
从那以后,每年的“八一”、春节,附近军营里总会出现张喜芹的身影。起初,她常送来猪肉、西瓜。部队炊事班有自己的菜地和牲畜,张喜芹还带技术人员来指导种植和养殖技术。近几年,张喜芹又捐赠书籍。
“张妈妈每次来都很关心我们现在需要什么。这么多年来拥军的形式变了,可拥军的情谊还是一样。”连队一级上士宋亚展说。
戴上纪念章,张喜芹来到连队荣誉室参观。“这和我去年来的时候相比,多了整整一排。”看着墙上的奖状和奖牌,张喜芹笑着说。“这是5排因战备训练成绩突出获得的集体三等功奖状”“这是战士孙金鹏备战国际军事比赛获得的个人三等功奖牌”……官兵向张喜芹介绍每一项荣誉背后的故事,那些艰辛努力和无数汗水,令张喜芹又欣喜、又心疼。
勋章无言,唯有付出。英雄连队的荣誉,“兵妈妈”的纪念章,皆是如此。拥军近40年来,张喜芹7次被评为黑龙江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5次被评为牡丹江市“拥军优属先进个人”。
“我愿做大家的妈妈”
拥军日记本里,夹着儿子和女儿军装照的一页,不是张喜芹最常翻看的一页,却是最令她自豪的一页。
受到母亲对军队、军人一片深情的影响,张喜芹的一双儿女先后参军入伍。
张喜芹的儿子孙刚军于1994年入伍。1995年春节前夕,张喜芹前往部队慰问后,又去孙刚军所在部队的新兵连看望儿子。新兵连的战士大多是初次离开家乡、不在父母身边过年。一个小战士羡慕地说:“孙刚军真有福气,过年有家人来探望。”张喜芹听了,心疼地说:“孩子们如果不嫌弃,我愿做大家的妈妈,来陪你们过年!”从此,过年去新兵连慰问,和新兵一起包饺子、讲故事、演节目,成了张喜芹的“保留节目”。
1997年,张喜芹的女儿孙健也如愿入伍。张喜芹叮嘱儿女:“不必挂念家里,在部队要刻苦训练、安心工作,妈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
“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在母亲熏陶感染下,孙刚军服役期间两次荣立三等功,荣获学雷锋铜质奖章,女儿孙健也荣立三等功。
退役后,孙刚军和孙健都热心支持母亲的拥军事业。“拥军不是拥一阵子,而是要拥一辈子。将来我年纪大了,我的儿女会接过拥军的‘接力棒’,把这份责任传承下去。”张喜芹说。
“人多力量大,咱们一起去拥军”
这次来部队慰问,张喜芹牵头组建的村拥军协会也出了不少力。
“刚开始每年去部队拥军时,村里有几户人家也很热心,帮着张罗、一起准备慰问品。”张喜芹说,“还是人多力量大,咱们一起去拥军。”2002年,在她的提议下,村里成立了拥军协会。
协会成立之初,加入的人不多,很多村民在观望。对此,张喜芹利用“军营开放日”等时机,多次组织村民到部队参观,让大家了解部队生活。
2023年8月,牡丹江市发生洪涝灾害。陆军某旅官兵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奔赴救灾现场。张喜芹听说部队来到镇上抗洪抢险,带领拥军协会成员加入抗洪队伍,一起清理淤泥、搬运沙袋,军民齐心顺利完成抗洪任务。
“那段时间,不少附近村镇的村民主动找过来说想参与拥军活动,为子弟兵做点事。”张喜芹说,“亲眼见到子弟兵为了我们扛沙袋、筑堤坝,大家都很受感动。”
2004年1月,某部拉练途经张喜芹家所在村庄,官兵到张喜芹家中看望。
如今,每逢部队拉练走到村子附近,总有村民带上茶水、鸡蛋慰问,或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烧得热乎乎的,请官兵进来坐一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愿做一簇拥军的‘星火’,带领更多人加入拥军的队伍。”张喜芹说。
(供图:王毅、任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