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千古仰高风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纪实
■陈 敏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樊 晨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开展的“百年薪火 共童绘梦”——“我身边的英烈”2021年第二届“龙华魂”青少年绘画征集活动现场。周 正摄
鲁迅曾在《给颜黎民的信》中写道:“至于看桃花的名所,是龙华,也有屠场,我有好几个青年朋友就死在那里面,所以我是不去的。”
上海西南的龙华是看桃花的名所,也是鲁迅的青年朋友“左联五烈士”被杀害的屠场。他们的就义地,是如今的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所在地。
“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在复制的龙华监狱墙壁上,镌刻着这样一首诗。90多年前,大批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这里壮烈牺牲,铸就了“祖国至上、无私奉献、锐意创新”的龙华精神。近百年间,龙华的桃花绽放了一年又一年,龙华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接续奋斗。
从历史深处走来,如今的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充分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教育活动,向公众讲述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让更多人走近革命烈士,感悟信仰力量。
“所见之物皆是信仰见证,所到之处皆是感人场景”
1月1日上午8时,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南大门广场上,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众多参观者驻足肃立,见证开年首场庄重的升旗仪式。
仪式结束,参观者沿着南北主轴线甬道分散到各个区域。龙华烈士纪念馆展陈面积达6000平方米,展线长度1300米,基本陈列《英雄壮歌》用1500余张图片、400余件实物和百余件各类艺术品,介绍自辛亥革命以来257位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迹。
在纪念馆的“镇馆之宝”——一本纸面泛黄的日记前,参观者驻足停留,认真阅读。这份日记写在老式线装练习簿上,记载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于1920年夏,最初名为“社会共产党”,后在李大钊建议下改为“共产党”,还记载了《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翻译和问世过程,成为研究党成立那段历史的重要历史文献。
“除了文物展示,我们还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讲述历史故事。”龙华烈士纪念馆融媒体部副主任江圣劢介绍。
龙华烈士陵园策划编排了实景沉浸式党课《那年桃花》,参观者可跟随剧情走过当年革命烈士的牢房和牺牲场所,了解1928年4月,主人公罗忠阳和妻子李云芝在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里不惧反动派的威胁和迫害、共同坚守共产党人信仰的故事。
馆内还设有动态雕塑展、69个口述史屏、52个互动知识屏等,全方位多角度还原真实故事,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所见之物皆是信仰见证,所到之处皆是感人场景,这是一次涤荡心灵、净化灵魂的旅程。”纪念馆的留言册上,驻沪部队战士李成参观后写下自己的感触。
龙华烈士纪念馆馆长邹强告诉记者,元旦假期,陵园共接待现地参观群众1.2万余人。
“在‘云端’发力,让历史故事可观看、可交互”
1月4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的首批上海市数字景区评选结果出炉,龙华烈士陵园成为21家入选单位之一。
“我们采用数字化表达方式,拉近受众与历史的距离。”龙华烈士纪念馆副馆长王海银介绍。近年来,他们打造官方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网站等为一体的融媒体宣传矩阵,筹划开展“我和龙华英烈的故事”“清明节我们来看望你”等40余项线上活动。
1931年2月7日晚,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枪声响起,“龙华二十四烈士”英勇就义。90年后,在某视频平台,龙华烈士纪念馆根据二十四烈士故事改编的动漫剧《为了出发的记念》上线,用年轻人喜爱的动漫形式,还原烈士们生命最后时刻的场景,再现了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
龙华烈士陵园还在官方网站上线“云游”陵园的全景导览功能,并研发出实景AR游戏《龙潭英雄》。“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更加年轻态的方式,在‘云端’发力,让历史故事可观看、可交互。”龙华烈士陵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龙华烈士陵园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策划制作10集系列专题片《不能忘却的纪念》,邀请英烈后代口述烈士故事,由上海党史研究及高校专家学者讲述革命先烈为民族复兴作出的巨大贡献。相关视频在学习强国APP和某视频网站同步更新后,播放量已达849.7万。龙华烈士纪念馆还制作了系列纪录片《青春龙华》等,让当代青年与革命先辈进行超越时空的对话,纪录片网上话题阅读量达2405.7万,参与话题讨论3.6万人次,相关内容微博平台播放量超过千万。
一位网友在纪念馆官方账号下留言:“历史题材不再遥远也不再枯燥。先烈不朽,永远缅怀,永远铭记。”
“尽自己绵薄之力,讲好英烈故事”
2021年12月25日下午,龙华烈士陵园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追寻最绚丽的‘红’——龙华英烈画传系列丛书进校园”活动。活动现场,龙华英烈画传系列丛书的作者代表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共同回望近百年前的革命历史。
“希望能通过更多这样的活动,让青年们铭记曾经血雨腥风的年代,感悟先辈们的大无畏精神。”龙华烈士纪念馆副馆长朱晓丽介绍,纪念馆还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20余所大中专院校开展合作,常态开设思政课程。
近年来,着眼青年群体,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烈士祭扫仪式常态化举行,“百年薪火 共童绘梦”青少年绘画征集活动已举办两届,“龙潭英雄 万众一心”国防竞赛等活动青少年参与度颇高。2021年,龙华烈士陵园开展的各类主题活动覆盖10.2万人次。
在龙华烈士纪念馆里,记者遇到从江苏无锡赶来的闻女士。参观时,她拖着一只拉杆箱,箱子里装满给烈士们的祭品。她感慨道:“虽然走一遍下来很累,但能来到这里,看看每一位烈士,和他们说说话,很值得。”
令人欣慰的变化在悄然发生。
龙华烈士陵园的官方社交平台账号上,每天都能收到许多网友的私信,表达对英烈的敬佩与感动。
2021年,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融媒体工作部共收到近两千封青少年来信和其他礼物。有青少年亲手绘制的龙华纪念馆风景画稿、桃花书签等,有青少年自发制作的百年大事相册,还有一些青少年将家乡特产云片糕、纪念邮票、纪念徽章、红色书籍等放在烈士墓前。
3年间,陵园志愿者服务基地“龙传人”志愿服务队,从原来的十几人发展到如今的1500多人,其中有正在读书的学生,也有满头银发的老人。他们在这里找到了“有意义的事”,那就是——尽自己绵薄之力,讲好英烈故事,让英烈精神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