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护边员哨所,看看这些不穿军装的护边员的冬季生活什么样

来源:解放军报责任编辑:贺书引2022-12-12 07:20

地理坐标 磐石哨所

有了电锅炉,老兵“黑子”真幸福

委强(右)对照说明书研究电锅炉使用方法。

晨曦微露,北疆迎来第一场雪,狂风、孤山、乱石……视线所及,浩瀚天地一片雪白。北部战区陆军某旅磐石哨所,就矗立在北疆雪原深处的褶皱里。

“扎根边防的信念坚如磐石、卫国戍边的责任重如磐石、日夜守卫的北疆稳如磐石。”某营政治教导员陈晓龙说,磐石哨所驻地寸草不生,石头是这里给人留下的最直观印象。

过去,磐石哨所是一个季节性哨点。去年8月,这个点位升级为常驻哨点,新哨楼在营队辖区管段拔地而起。哨所建在一座山顶,远远望去哨楼犹如一位战士,身姿笔挺地守卫着荒原之巅。

那天,哨所迎来第一场雪。一级上士委强和战友冒雪巡逻归来。推开门,一股暖流扑面而来,哨所窗户玻璃上升腾起一层白雾。走进宿舍,脱下大衣和作训服,委强笑着说,冬季守哨人暖心更暖。

自从建好了新哨楼,哨所有了电锅炉,连队锅炉工委强也实现了岗位转型:“电锅炉不用全天值守,我有了更多时间参加执勤训练,升级自身能力。”

早在2015年冬天,委强就成为了连队锅炉工。雪夜,气温陡降,哨所锅炉却在关键时刻“爆表”。“锅炉班长”王岩带着委强冲进锅炉房,忙了整整一个晚上,温度仍旧在冰点徘徊。

“锅炉上冻了。”连队宿舍几乎变成了一座冰窖,哨所官兵把“御寒装备”从头到脚裹了个严实……

一段时间以来,北疆边防都是烧煤取暖,连队锅炉工必须24小时值班,随时给锅炉添煤。极寒天气下,老式锅炉常常会“趴窝”。王岩对“徒弟”委强说,要想让锅炉整个冬天都正常工作,就要看锅炉工的“技术”了。

王岩不久后退役离开了哨所。独自挑起“冬季取暖”担子的委强,连续几个月吃住都在锅炉房。日夜跟煤炭、煤灰“打交道”,老实肯干的委强有了一个“黑子”的昵称。

去年8月,委强被派往磐石哨所驻勤,成为哨所首任锅炉工。这个冬天,委强在锅炉工岗位上迎来了新的变化。“再也不用每天泡在黑漆漆的锅炉房了!”在哨所锅炉间,委强操纵着电锅炉,并记录下锅炉工作数据。

夜深人静,哨所官兵安然入眠。锅炉间的灯光照亮了委强的脸庞,他正对照着使用说明书,研究电锅炉的运行原理。这个夜晚,他再也不用担心锅炉上冻了。

“哨所接通了长明电,即使停电,电锅炉也能自动开启应急运转功能。”如今,不用在锅炉房守夜,委强反倒有些不适应,他依旧坚持每天深夜来锅炉房巡查一遍。看着墙上的温度计指针固定在一个温度,听到宿舍里战友们的鼾声,他这个老锅炉兵才会心满意足地转过身,朝自己的宿舍走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