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高英:教育拥军“赶路人”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周同义 李树岭 刘松峰责任编辑:王凤2022-07-09 10:01

【见证者说】

军功章前的诉说

■河北省邯郸市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党支部副书记 胡彦

如果不是她当年一番劝说,我恐怕读高中时就因为家庭困难辍学了。

当时,我们家养了20多只羊,父母拿定主意让我退学养羊。带领专家到村里指导养殖技术的她得知后,苦口婆心劝说我的父母:“家里困难,孩子的学费我掏行不行?”

就这样,我顺利读完高中,毕业后选择了参军入伍。临上火车,她拉着我的手叮嘱:“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我和乡亲们等你立功的好消息!”

从军16载,在她的鼓励下,我先后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3次,并获评全军“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2015年12月,我在四级军士长岗位上服役期满,光荣退役。当我背着背包走下火车的那一刻,又是她高兴地迎了上来:“欢迎你回家!”

她了解到我还是高中学历,就鼓励我报名参加高职扩招。我顺利地考上高职,两年后拿到中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后来,我应聘到邯郸市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工作。看到很多战友退役后为再就业而迷茫,我萌生了提供创业示范的念头,她给予大力支持,还帮助我解决了贴息贷款。

她,就是我的人生导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高英。

夜深人静时,摩挲着自己的军功章,我喃喃自语:感恩拥军人掏出一颗心,辍学时帮我,入伍时送我,退役时接我,创业时扶我,迷茫时指引我,懈怠时鞭策我。

当“联络员”的幸福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武部政委 王栋

在我们当地,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都喜欢称呼“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高英为“高大姐”。

因为工作关系,3年前,我成了高大姐的“拥军联络员”。

2019年4月的一天,我接到高大姐打来的电话:“明天是‘世界读书日’,我采购了一批图书,想捐赠给部队官兵,请您帮忙协调一下。”当时,某旅正在邯郸驻训,驻训点条件有限,文化设施不完善,我立即与他们取得联系。第二天,5000册包括文学、历史、科普、实用技术等门类的图书,就送到了演训场。

伴随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部分基层战士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不太适应任务要求。如何帮助基层战士走出“本领恐慌”?高大姐与我商量决定定期开展“科技进军营”活动。她很快协调所在的河北工程大学,12个函授站、43个军地通用专业向基层战士“敞”开大门。“科技进军营”活动开展3年来,累计帮助500多名战士提升了学历,近300人拿到了中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

“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退役军人需要提高什么能力,我就往哪个方向努力。”近几年,高大姐将教育拥军的关口前伸后延,根据部队需求设置培训专业,又扎实服务于官兵退役后的就业创业。

回望这几年,当高大姐的“拥军联络员”,很忙碌,也很幸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