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丨2022,春风吹拂喀喇昆仑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蕾 纵恒 杨田华等责任编辑:刘上靖2022-03-10 06:50

摘要:当春风唤醒大地,喀喇昆仑高原依然漫天飞雪。

备战有支撑 生活有保障 应急能托底

——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罗晓红 洪海涵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

新疆军区某部官兵向高原哨所运输物资。曾令俊摄

近年来,中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心系边防,情系高原,创新探索解决了大批高原边防官兵遇到的实际保障难题,有效发挥后勤服务部队、服务官兵、服务战斗力职能作用。日前,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记者:请介绍一下军地携手解决远离大电网的边防连队哨所用电难题的相关情况。

负责人:为彻底解决远离大电网的边防连队哨所用电难题,2016年底,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会同国家能源局联合启动了边防部队电网建设,将部队电网建设融入国家能源建设“大盘子”,实施国家能源普遍服务的惠军工程、固边工程。两部门成立边防部队电网建设军地协调小组,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完善军地协调机制,制定军地联席会商、情况通报、督导检查等制度,形成国家政策支持、军队提出需求、企业组织实施、部队协作配合的建设模式,创新了军地联动、自上而下、统筹规划、统一实施的组织方式,蹚出了依托能源企业和科研院校开展力量培训、技术攻关、维护管理的联合保障路子。经军地携手奋战,全军500多个边防连队哨所连通大电网,全天候全时段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得到保障。

目前,边防部队已形成大电网为支撑、新能源为骨干、柴油机发电为备用的能源保障格局,占用兵力和油料补给频率显著下降,减轻了后勤保障负担,节省的油料更多用到武器装备保障和战备执勤上,能源保障质量效能显著提升。

记者:我军新型野战食品研发运用取得阶段性成果,请介绍一下情况。

负责人:近年来,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有关部门针对现代作战进程加快、部队行动灵活多变、战场饮食保障制约因素多、可利用时间短、时效性要求强等特点,对新型野战食品进行了体系重塑,研制了单兵与集体相配套、通用与专用相结合、前方与后方相衔接的新型野战食品系列,更好地满足各种环境、各类任务野战饮食保障需要。

有关部门还专门针对寒区和高原环境研发了抗疲劳、抗缺氧、补电解质等功能性食材。单兵战斗口粮选取青稞、泡腾片等耐高寒食品,可有效提升官兵极度恶劣环境下应激反应能力和耐饥饿能力。自热食品可在海拔3000米以上、气温-30℃以上条件下有效自热,较好地实现了高原高寒地区食品热得快、官兵吃得下、能量补得足。去年以来,陆续在高原部队试吃试用和现场测试,耐寒、抗疲劳功效明显,受到广大官兵好评。

记者: 近年来,经过努力,高原边防部队吃新鲜肉菜难题得到有效缓解,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负责人:针对驻训部队驻守高原高寒地域,新鲜肉菜就地筹措难、前送补给难、储藏保鲜难等实际,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军供站代储、后方仓库集储等方式,增配野战给养器材,确保高原驻训部队保障及时有力。

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指导新疆军区保障部有关部门,建立副食品筹供中心,推行“联勤保障、区域统筹”,与大型企业建立稳定供应渠道,统一筹措新鲜优质副食品,不断提升融合保供方式,招标引入大型物流企业,依托其先进食品冷链技术,采取定点、定人、定车的方式,全天候、全地域、全时段组织上送,确保官兵每周都能吃上新鲜牛羊肉、鱼虾、禽蛋、果蔬。

在搞好上送的同时,发挥部队自身潜力,按照“整体建、科学储”的要求,积极内部挖潜,盘活利用好温室大棚,宜种则种、能养尽养,做到储菜于棚、储菜于圈。向科学要保障力,提升科技保鲜手段,引入光电技术、无土栽培技术,为驻训部队新建蔬菜工厂,新鲜叶菜自给率大幅提高,引入蓄热储能、蓄能制冷技术,开展组合式、移动式野战菜窖试点,探索野战条件下新鲜蔬菜储供方法路子。

此外,新疆军区有关部门还统筹驻训部队备战保障急需和部署点位、道路交通、社会依托等战场环境,不断探索采取“以储代供”模式,常态战备储备新鲜副食、周转预置新鲜副食,确保备战有支撑、生活有保障、应急能托底。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