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航行61年,“拥军船”不仅仅是一艘具象的“船”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宋子洵 于景潇 李鹏举 责任编辑:王凤 2021-11-30 10:41:21

6.8海里的“摆渡”接力

■中国国防报记者 宋子洵 通讯员 于景潇 李鹏举

“快看快看,泰叔上电视了!”晚饭过后,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苏山岛某连队官兵们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闪亮的你——第三届全国‘最美拥军人物’颁奖仪式”。当看到再熟悉不过的第5任“拥军船”船长“泰叔”出现在屏幕上,大家都开心极了。更让他们高兴的是,山东省荣成市人和镇院夼村“拥军船”船长集体获评全国“最美拥军人物”,这也是本届受表彰的唯一一个获奖集体。

今年65岁的泰叔本名钱均堂,小名福泰,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泰叔。家人都说,去趟首都不容易,多待几天好好转转。可泰叔参加颁奖后,第二天一大早便急着赶回去,因为他要为驻岛官兵运送物资。

当熟悉的马达声又一次划破院夼村的宁静,一艘船舷上写着“拥军船”的现代化养殖看护船向着6.8海里外的苏山岛破浪前行。驾驶“拥军船”的除了第6任船长王兴国外,还有泰叔。

从铁槎山脚起航,“拥军船”在海上划出道道波纹,激起层层浪花。院夼村在身后越变越小,苏山岛越来越近。

锣鼓声响穿风雨

“我常听村里老人讲,是解放军救了咱渔民的命。”泰叔操着一口浓重的胶东口音讲起了“拥军船”的来历。

1960年3月,院夼村村民王道伦和王义宽出海打鱼,在返航途中突遇大雾和强海流。两人在苏山岛海域附近迷失航路。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寒冷的海面下暗流涌动,四周一个灯塔也没有。王义宽蜷缩在船角瑟瑟发抖,王道伦拼尽力气划着橹,与大自然做着顽强抗争。

王道伦的体力一点一点耗尽。狂风巨浪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波涛下的暗礁随时可能把船颠覆,巨大的恐慌将二人逼到了绝望边缘。

忽然,远方隐约传来声音。是锣鼓声!这附近有船只或是陆地!王道伦和王义宽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使出最后的力气,终于冲出困境。眼前是一座小岛,十几名解放军官兵在岸上站成一排,有的使劲敲着锣鼓,有的奋力挥舞着红布为他们指引方向。

登岛后,王义宽因受凉发起高烧。官兵们拿出药物为他量体温、喂饭、喂药。王道伦被官兵安顿在一张温暖的床上,他拉着官兵们的手,回想起海上的凶险经历,不禁热泪盈眶。

之后,又有7名渔民在苏山岛附近海域遇险并获救。院夼村村民口口相传:“苏山岛来了解放军,解放军是咱们的救命恩人!”

当年9月,院夼村党支部书记钱焕文带领村民代表登岛致谢,发现这是一座无居民、无淡水、无耕地、无航班的“四无”小岛,岛上仅有一艘破旧的舢板船,用于接送官兵上下岛以及运送补给。在自身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连队官兵每次都把最好的食物、最好的房子让给了遇险的渔民。

回到村里,村民们商议决定,将村里最好的一条舢板船作为“拥军船”,义务为苏山岛运送物资、接送官兵及亲属。王道伦自告奋勇担任第一任船长。王道伦临终前,拉着老伴连秀珍的手说:“我这辈子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和岛上的解放军,等我到了另一个世界,你要继续替我去看望他们……”老伴含泪应允。在苏山岛待过的官兵,几乎都收到过连秀珍老人亲手纳的鞋垫。

“最好的船作‘拥军船’,最好的舵手做船长,只要岛上有需要,‘拥军船’随叫随到!”这是村党支部立下来的“铁规矩”。那一年9月5日,院夼村“拥军船”扬帆起航,开辟了一条在海图上找不到的航线。那一天,也成为驻岛官兵和院夼村人共同的“建岛节”。

不变航迹一甲子

在“拥军船”船舱里,挂着不少院夼村村民和驻岛官兵的合影。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老人与驻岛官兵的合影,盈盈笑意挂满眼角眉梢。正在卸补给的老兵刘仰明说,这是第4任“拥军船”船长刘新民。

作为一名已在岛上服役十几年的老兵,刘仰明回忆,在刘新民任船长时曾发生过一件惊心动魄的事。

2005年底的一天,时任指导员张明健的孩子在岛上玩耍时,不慎从石阶上摔倒磕伤了头。

由于当天刮8级大风,出海渔船早已归港避风。接到电话后,刘新民只说了句:“你们坚持住,我马上到!”然后,他立即启动“拥军船”,迎着风浪赶往苏山岛。狂风下,巨浪猛烈拍打着船体,刘新民死死握紧船舵。

那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刘新民事后回忆:“当时豁出去了,就想着一定要把孩子送到医院,救解放军娃儿的命!”

幸运的是,“拥军船”最终平安靠岸。一行人及时赶到医院,孩子才得以脱险。

有心人统计,61年来,“拥军船”深夜接送突发急病的官兵下岛就医次数不下50次。

1990年6月,时任连长任振岭7个月大的孩子患上肺炎,被村民王进考接到家中悉心照料;1992年11月,连队派战士小陈驾船送退伍老兵下岛,在返岛途中,螺旋桨被渔网缠住进退不得。当时天色已晚,海面已起风浪,院夼村立即组织3艘渔船进行搜救,直到午夜将战士安全送回岛上;2015年,司务长邵向伟在打草时碎石迸进眼球,是“拥军船”把他接到了岸上及时救治……

在“拥军船”的驾驶室里,有数不清的红花。把胸前的红花献给“拥军船”,已经成为每一名退伍老兵离开海岛时的传统和仪式。

破浪航行61年,“拥军船”早已不仅仅是一艘具象的“船”。坐“拥军船”上岛,是新兵入伍第一课;坐“拥军船”下岛,也成为老兵退伍的最后一课。在一趟又一趟的航行接力中,一代代驻岛官兵和院夼村人,早已将这份情谊刻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

不知什么时候起,院夼村也成了驻岛官兵心中最深的牵挂。一批批离开了苏山岛的守岛人又回到荣成,坐上“拥军船”“回家看看”。

水乳交融情更浓

清晨,“拥军船”像往日一样驶向小岛。连队官兵们早已等候在码头,船一靠岸,大家便围了上来。

“泰叔,身体咋样?”

“一起吃个午饭呗!”

……

泰叔也不接话,笑出满脸褶子:“刘仰明,你的包裹我去市里给你取回来啦。”“子晗,这是你要的饮料。对了,你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

这时,一名面庞白净的战士急匆匆地拎一个大布兜子跑过来,里面满满登登装着无花果。现在正值岛上无花果丰收的季节,战士们想把最新鲜的果实送给亲如家人的泰叔。

种下无花果树那一年是2012年。那年泰叔因肺出血紧急住院,术后不到一周,他便急着出院。家人都知道,泰叔心里放不下“拥军船”,嘴里常念叨着“我倒下了,苏山岛的孩子们可怎么办。”

泰叔急,岛上的官兵更急。他住院的第二天,连长指导员便拎着大包小包的营养品去探望。论年龄,已过花甲之年的钱均堂可以当爷爷了,但官兵们依旧称呼他为泰叔。来自江苏的战士邵向伟说,他多次住泰叔家的炕头、吃泰叔家的饭菜,“跟泰叔相处久了,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父亲的影子,那是父辈对孩子的关怀与爱护。”

养殖海带是院夼村村民重要经济来源之一。每年盛夏季节,架海带、收海带,村民忙得不亦乐乎。看着村民们在几千亩晾晒场忙碌的身影,岛上官兵也下岛帮村民收海带。冒着酷暑,一忙就是半个月。此外,官兵还经常参加院夼村的绿化、清洁、走访慰问等公益活动。

离炊事班不远处,是3间翻新的士官公寓,供来岛上探亲的家属住宿,各类家电一应俱全。在这之前,守岛官兵及家属都是免费住在院夼村的“军人之家”招待所里。

院夼村把支持驻岛部队建设当成分内职责,举全村之力支持苏山岛硬件设施建设。1988年,村里出资建立“军人接待站”,制定了拥军优属“五优先”制度;1998年,在院夼西港修建了供登陆艇停靠使用的“拥军码头”;2007年,了解到部队营房年久失修,漏雨透风,筹集资金支援部队修缮营房,并购置了太阳能、热水器;2018年,又将苏山岛养殖公司500多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无偿转让给驻岛部队用作士官公寓,并为每个房间配备除湿机、电视、电脑等生活设施……

官兵为了“大家”舍弃“小家”,而院夼村村民们用世代传承的拥军热情,让官兵感受到“家的温暖”。从1960年的一条舢板船,到上世纪70年代的桷篷船,再到80、90年代的机动舢板船、机动大马力木船,2019年院夼村又出资新建了一艘第5代GPS和北斗系统双导航的现代化“拥军船”……61年来,6任船长、5代船,累计航行20多万海里,接送驻岛官兵及家属10多万人次。

一代一代驻岛官兵,以岛为家,不辱使命,61年建岛守岛,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4次,二等功1次,14次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连队”。

老船长泰叔

■中国国防报记者 宋子洵

因为工作原因,我曾数次登上苏山岛。这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近泰叔——这位在官兵眼中如父亲一般的老船长。

那是2019年的春节,大年初三,我在一艘普普通通的渔船上见到了并不起眼的泰叔。我想与泰叔交谈,可是泰叔一张口便是一口浓重的胶东话,宛如听天书,让我知难而退。在近1个小时的航程里,泰叔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待在驾驶舱里,默默地抽着烟。

船靠了岸,在码头等候的官兵们一拥而上将老人家扶上了岸,拉进了营房。依旧没有太多的言语,可热情与开心分明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远处,一个列兵抱着一箱水果兴奋地朝这边跑来,“泰叔,尝尝这个!”小伙子的脸冻得通红,不知是因为天气寒冷,还是因为跑得太急。

沉默寡言的老船长与不善言辞的官兵围坐在屋里,小小的哨所立马就有了过年的味道。

“老爷子就这样,话不多,心里热乎!”一旁的老班长宋健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给我讲了一个细节:泰叔的手机里,存着每一名驻岛官兵的手机号,即使退役多年的老兵,他也能第一时间对上号。

不仅如此,泰叔还能够记住岛上每一名官兵的习惯,赵启民爱喝果汁,贺飞喜欢吃芒果……大家隔三岔五就能收到泰叔带来的东西。

听着官兵们的介绍,再把目光投向这位衣着朴素的老人,我从他身上看到父爱的光辉。

一旁的连长刘洪乾听到我们的谈话,也凑了过来,讲起了他记忆中的故事。

苏山岛是个“四无岛”,官兵饮水主要来源靠净化。因为积蓄雨水产生很多杂质,岛上的淡水净化设备需要经常维修。有一次,原本准备乘坐“拥军船”上岛的维修人员因故不能前来,刘洪乾便打电话向泰叔求援。临近中午时,哨兵报告“‘拥军船’来了”,大家伙迅速跑到码头,才发现泰叔正在搬卸大桶水。原来是泰叔怕大家的水不够用,自己掏钱买了几十桶桶装水,马不停蹄地送了过来。

一说到这儿,泰叔打开话腔:“我除了开船不会别的事,不能让部队找不着自己,耽误了事。”

说完,泰叔又陷入沉默。可他的话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