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解放军报记者 卫雨檬 特约通讯员 龚伟 孙天依
图片由史利鹏提供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习近平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宽阔的河道在面前铺展开来,浩荡波涛横贯眼底。从尽头向着另一端的尽头驶去,黄河之水奔腾不息。
西岸陕西,东岸山西。记者在陕西韩城的芝川古渡旧址,凝望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内心不禁随着河水而澎湃。84年前,那些身穿布衣、肩扛钢枪的数万名战士,心情肯定更加豪迈。怀着满腔的热血和斗志,他们准备在此东渡黄河、开赴前线。
那天,行军的队伍经韩城渡河时,受到城里百姓的热烈欢迎。一路上,戏楼、碑碣和墙壁上都贴满了标语:“欢迎救国救民的红军”“欢迎抗日红军”“红军是抗日的先锋队”“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人们似乎还不知道,这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已改名为八路军。
时间前推两个月,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尽管中国守军抵命相抗,仍难以抵挡日军全面侵华的铁蹄。
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了《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诗人光未然也随抗日宣传队伍东渡黄河,在战士们高涨的爱国热情中,写下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这首诗被改写为著名的《黄河大合唱》歌词。“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唱出了全民族为抗战发出的怒吼,一时间风行全国!
今天,我们走近那段苦难而光辉的历史。从滔滔黄河到巍巍太行,表里山河间,各地都扛起抗战的旗帜,燃起抗战的烽火。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进入山西一个月不到,即取得“七七事变”以来对日作战的首个大捷。第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经一场恶战歼敌1000余人。正是这次用八路军亦伤亡数百人代价拼杀来的首胜,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百团大战……此后8年间,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和敌人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战斗。而那些大大小小英勇战斗的指挥所,大多坐落在太行山区的一个个平静乡村里。
山西省武乡县,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踏入王家峪村的一座农家小院,黄土砌成的窑洞见证着岁月沧桑。抗战时期,八路军总司令部长期驻扎在这里。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朱德、彭德怀、刘伯承等将领在此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树影斑驳,投射到木制的窗棂上,随微风轻轻摆动。眼前的光影变换,引领着我们从旁边黑黢黢的窑洞口穿越时空。
一进入屋子,土墙上那幅发黄的地图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我们仿佛看到,八路军将领们正在举着微亮的油灯,深情而坚定地注视着上面的一个个地名。从乡县到省市,从华北到中国,这个简朴的指挥室里,蕴含着为了民族解放战斗到底的巨大决心和磅礴力量。
另一面墙上,一张合照打动了在场所有人。那是左权将军与夫人、女儿的唯一一张“全家福”。发黄的老照片,无法黯淡左权将军年轻的笑容——这是在他夫人和女儿即将返回延安前拍摄的。这个画面,也是他与家人的最后一面……
1942年,左权指挥部队掩护八路军总部等机关转移时,不幸被日军炮弹的弹片击中头部,壮烈牺牲。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朱德总司令痛惋左权将军的悼词,而今读来仍令人为之动容。在共产党的感召带领下,当地老百姓纷纷响应、报名参军。
“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村村住过八路军,户户出过子弟兵”,是抗日模范县武乡的真实写照。直到解放后很长时间,武乡县的人口增长都十分缓慢。
巍峨太行山,挺起民族脊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永远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精神基因。
在共产党倡导并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等队伍和各界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用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
“我前进,你们跟着我;我停止,你们推动我;我后退,你们枪毙我”
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记者乘坐高铁从首都北京驶入太行山区。此刻,列车开行通过的路段,就是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重点破袭的交通要道——正太线。
当年,为了消灭敌人、打败入侵者,我们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令敌胆寒的交通总破袭战。如今,在同一片路基上,我们的高速铁路轨道绵延千里,复兴号列车飞驰而过。为了独立之中国,有无数英雄儿女前仆后继、顽强抗争,奏响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凯歌。
沿着正太线,记者重访八路军征战足迹。在百团大战纪念碑前,我们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仰望。青山之上,英雄魂魄壮烈不朽,同一片天空见证着永恒的青春。
从纪念碑往东约30公里处,有一座因形似草帽而得名的山。山脚,正太铁路穿城而过。当年,草帽山是日军据守狼峪车站的制高点。
1940年8月20日的一个傍晚,百团大战打响。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10旅旅长范子侠,负责率部破袭阳泉地区的正太铁路中段。
23日,攻克狼峪车站的部队遭到制高点的火力攻击。为此,范子侠于24日晚发出号令:拂晓前必须拿下草帽山!
当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开始徒步攀登草帽山时,天空变得昏暗起来,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越往上走,通往山顶的小路就越狭窄。两旁低矮的野枣树肆意生长着,枝条伸到路面上来,需十分小心才能不被上面的小刺划伤。
记者不禁想象,以前不像现在有人工铺好的石板路,冲锋时又是在夜里,那时八路军战士们在黑暗中登山将会是怎样的一种艰难情形?又或者,向着前方炮火冲去的他们,根本未曾留意路边的荆棘?
“我前进,你们跟着我;我停止,你们推动我;我后退,你们枪毙我。”范子侠的这句话,激励着战士们奋勇向前、视死如归。
就在他们快要攻上山顶的时候,丧心病狂的敌人在绝望时刻施放毒气,妄图阻止八路军的进攻。然而,自抗战以来,面对侵略者的各种残暴行径,我们的将士又有什么时候退缩过呢?
没有丝毫犹豫,范子侠率领战士们不畏牺牲、继续攻击,最终将据守的敌人一举歼灭。
今天,草帽山山顶仍留存着日军碉堡的遗迹。不难看出,眼前被摧毁的、只剩下底座的碉堡,是日军采集当地石块搭建而成的。激烈的战斗过后,碉堡四周的地面已铺满了略带红色粉末状砂石——那是太行山的颜色,山石在炮火的轰炸下变得破碎,风化后变为细小的颗粒;那也是鲜血的颜色,多名八路军战士的年轻生命,永远留在了山间。
这场战斗中,范子侠深度中毒,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苏醒过来。之后的抗战生涯,他在太行山根据地带领部队浴血奋战。1942年,范子侠在河北沙河县的反“扫荡”激战时中弹牺牲,年仅34岁。
在最为漫长和艰巨的战略相持阶段,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
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像范子侠一样的抗战英雄。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狼牙山五壮士、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他们历经战火洗礼,不畏牺牲、血战到底,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这片深爱的土地。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从1931年到现在已90年过去,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如果有一天战斗真的来临,我也要吹响冲锋号”
血与火的战斗年代,一声嘹亮的军号就可以掀起冲锋的巨浪。
黄铜的金属光泽变得暗淡,喇叭处有所变形,表面布满磕碰的痕迹——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陈列着一把历经战火硝烟洗礼的军号。这把军号原收藏于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小英雄崔振芳参加黄崖洞保卫战牺牲时留下的遗物。
黄崖洞,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险要地带,被选作八路军总部兵工厂的所在地。抗战时期,黄崖洞兵工厂是在敌后建立的最大的武器弹药生产基地。八路军研制的第一款步枪就出自这里。
1941年11月,日军为了摧毁兵工厂开始向黄崖洞强攻。八路军战士们始终坚守阵地。战旗引领的队伍中,总有一名司号员昂首挺立在高处,迎着战火吹响号角。
这名司号员叫崔振芳,不到20岁,不久前刚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伴着一次次军号吹响,他和队友多次将敌人打退。然而,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崔振芳身旁的战友都倒在了日军的枪林弹雨中。
敌人就要往上冲了!崔振芳勇敢地跳进了防御点,接替牺牲的战友。居高临下,他孤身战斗在陡崖上,投出了100多枚手榴弹,阻击了敌人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然而,就在增援部队即将赶到时,他却被炮弹炸开的石片击中喉咙。小号兵倒下了,与他相伴的只有那把心爱的军号。
亲历过黄崖洞保卫战的张书祥老人,每每提起崔振芳,总是深情地说:“那是个多好的孩子啊!每天早早地起来站在鸡冠山的顶尖上吹号,红绸穗子在他胸脯上来回地飘……那次战斗前,他一连写了五份决心书,首长才点头同意让他上的前沿阵地……”
现在,小英雄崔振芳吹响的军号依旧回荡在太行山上。
跨立,持号,昂首。3大类21种号谱,早已镌刻在上等兵余祖磊的脑海深处。在武警山西总队武乡中队,迎着每一个朝阳,他准时吹响军号。嘹亮的军号声飘向远山,传到八路军曾经坚守过的前沿阵地。多年以后的今天,伴着军号声,余祖磊和战友们不忘先辈遗志、苦练制胜本领。
“同在司号岗位,我希望自己能够像崔振芳一样顽强。如果有一天战斗真的来临,我也要吹响冲锋号。”余祖磊坚定地说。
在黄崖洞兵工厂旧址,看到那一把把在艰难困苦中生产出来的枪械,记者感慨万千。当时,靠着这样简易的装备,八路军在大山里进行游击战,打退了不可一世的敌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如今,随着一批批由我国自主研制、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列装部队,我军的武器装备水平早已今非昔比。同样在太行山麓,空军地导部队某营秉承伟大的抗战精神,在近年的多次实弹打靶中弹无虚发,以过硬能力护卫祖国空天安全。
“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从抗日战争时期到新时代,人民军队始终听党指挥,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在任何时候,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必将汇聚起磅礴力量,筑就新的钢铁长城。
团结就是力量
■王一婷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耿鹏宇
一首歌,为人们所广泛熟知,在中华大地传唱已78年。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铿锵的音符,激越的歌声,一次又一次响彻在武警平山中队,回荡在西柏坡的苍松翠柏间,成为人们心潮逐浪、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2021年7月,记者跟随中队官兵一起来到这首歌唱响的地方。
太行山下,滹沱河畔,游船在水中荡起阵阵涟漪,坐落在岗南水库北岸的北庄村,沐浴在夏日溽热的风中。走在村中的“幸福路”上,道路两旁的红色展牌向人们讲述着这里的历史。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位于大山深处的平山县北庄村曾是抗日模范村。“‘有人出人,有粮出粮,有钱出钱,有物出物。’由平山子弟组成的‘平山团’,被聂荣臻司令员赞誉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中队指导员刘仲忠介绍道。
伴随“铁的子弟兵”转战大江南北的,正是那首“铁的歌谣”。
1943年,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文艺工作者牧虹和卢肃在北庄村,创作了歌剧和同名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振奋人心的歌曲,诞生于残酷的战争中,凝结了北庄村人民的血泪和荣光。
站在一块文字难以辨认的石碑前,记者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这旁边,一块重新刻写的白玉碑上,“木虎峪惨案”几个猩红的大字触目惊心,“五十三·1941”一组数字显得分外沉重——
1941年,侵华日军的“大扫荡”使平山县数百个村落化为焦土;木虎峪村53名手无寸铁的村民倒在日军的刺刀前,失去了鲜活的生命。
碑文写道:“我村全体群众永怀不忘。愿团结一心,踏着先烈血迹,向着‘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新中国前进。”
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渡过难关;只有团结起来,才能走向胜利。
冒着日寇的枪林弹雨,八路军翻山越岭来到这里,广泛地进行政治动员,传播团结抗日思想,带领北庄村人民从思想、物资等方面做好反“扫荡”准备。
于是,根据地的青壮年们自发加入八路军,在党的领导下保家卫国,打出平山子弟兵的赫赫威名。
今天的北庄村,一条条柏油路平整干净,一座座农家院错落有致。村委会的白墙上,《团结就是力量》的歌词格外醒目。
走在北庄村资料馆,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其中很多人自发地跟在中队官兵队列后,仿佛他们也是其中一员。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队列中有人在小声哼唱,渐渐地,歌声由弱转强、由哼唱演变为合唱。
刚劲有力的歌声把人们思绪带向历史深处——“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如钢与铁的碰撞、血与火的交融,激发出人们心头涌动的红色力量。
历史的乐章在山间回荡,那是一个村庄、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上壮阔的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