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情怀在"云端"激荡 上海军地探索创新网络国防教育模式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程礼兵 樊晨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1-01-06 06:39:44

让国防情怀在“云端”激荡

——上海军地探索创新网络国防教育模式闻思录

写在前面

2021年,我们党将迎来百年华诞。上海是党的诞生地,红色历史和革命底蕴十分厚重,为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上海又是改革开放前沿,不断攀登高度、挑战深度、刷新速度,强劲的科创实力为创新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信息网络时代,如何借助红色资源优势、经济科技优势开展好新时代的国防教育,一直是上海警备区党委思考研究的课题。为此,他们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调研,挖掘潜力、收集样本、实践探索,既深入街头巷尾,又借助云端网络开展国防教育,努力让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一场专项调研标定新方向——

“朋友圈”的扩容

2020年年末,由上海警备区牵头完成的一份关于国防教育的调研报告新鲜出炉。这份报告生动呈现了上海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系统展现了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开展新时代国防教育所蕴藏的巨大潜力。报告中,有翔实的数据、典型的案例和清晰的展望,擘画出上海与时代同频共振、为建党百年献礼的全民国防教育蓝图。厚厚的调研报告背后,是近一年来该警备区国防教育专项调研组走访上海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院校社区进行调研的深深足迹。

翻阅这份调研报告,记者发现,这些年来,上海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卓有成效。2018年,上海提出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并制订3年行动计划;2019年,上海发布调研梳理出的1020处散落的红色纪念地。至此,上海千余处红色地标“连点成片”,基本完整串连起中国共产党孕育、创建、诞生的全过程。

在科创实力方面,截至2019年8月,上海持证互联网企业有1966家,数量居全国第三,产值居全国第二。其中,上海有20家头部企业入围“中国互联网百强”,占据全国40%的网络游戏市场,60%的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和70%的O2O生活服务市场,具备业态完善的数字内容产业链。

虽然拥有红色资源和科创实力优势,全程参与调研的该警备区干事王晓旭坦言,上海大中小学的国防教育创新仍显不足,覆盖面广、传播力强的国防教育品牌还比较少。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最受上海青少年青睐的3种国防教育渠道占比分别是:手机端64.5%,电脑端23.1%,线下活动约12%,国防教育“掌上课堂”已成主流。

“随着VR、AR、3D全息影像等新兴技术不断成熟,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体验现实场景,依托这些新技术打造的平台是有待我们发掘与布局的国防教育新方向。”上海警备区国防教育专项调研组负责人刘长海介绍,面对新形势、新技术,创新国防教育模式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经过一个多月的对接协商,2020年7月,上海军地联合出台文件,明确“平台共享机制”和“重大选题报送机制”。上海报业集团为部队社交媒体账号提供专业运营指导,各大主流媒体畅通军事宣传绿色通道,针对重大军事热点,市委宣传部主动协调专业新闻采编团队加入,实现国防教育“一呼百应”。

“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郭俊告诉记者,媒体平台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传播国防观念,讲好军营故事,助推国防建设。

抢占新兴媒体平台,巩固主流媒体阵地。近一年来,上海警备区同上海各类红色场馆形成教育互助机制,同5家驻沪大型互联网企业达成合作开展国防教育的共识,同《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和上海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大大扩展了上海全民国防教育的“朋友圈”。

一组教育样本启发新思路——

“试验田”的转型

被称为“网生一代”“拇指一族”的青少年,有着特有的认知习惯和审美诉求。如何不断创新国防教育方式、赢得青少年的认可,是上海警备区上上下下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警备区干事许斐的办公室,记者看到许斐梳理出的一组国防教育样本,每一份都有细化的具体实施流程,新颖的形式搭配定制宣传内容,让人眼前一亮。

据统计,某视频平台月均活跃用户达1.72亿,18至35岁用户占总用户数的78%,高互动性的弹幕文化、平等交流的对话空间、开放多样的内容创作,让该平台成为上海警备区在云端开展国防教育的“试验田”。

2020年全民国防教育日前夕,上海警备区会同某视频平台发布“一日探军营”网络征集令,在经过选拔淘汰和严格遴选后,6位主播走进驻沪部队体验军营生活,拍摄视频短片。随后发布的6款军营Vlog在12小时内浏览量突破300万,3天内达到860余万。

视频播放过程中,网友弹幕输送不停。满屏的红色弹幕穿梭飞舞,极具仪式感。很多网友说,“笑着笑着就哭了,我爱我的国!”爱国之情溢出屏幕,让人心潮澎湃。探营视频成为硬核国防教育大课。

上海某音频平台拥有6亿用户、数百万主播和亿万音频。该平台也是上海警备区创新网络国防教育的合作对象。在繁华的南京路步行街上,建有一座座“有声南京路”朗读亭和快闪店,游客可一边购物,一边收听了解上海红色文化知识。

推动国防教育入驻音频平台,双方很快就相关合作达成一致:将声音和文化相结合,平台通过引入国防军事题材,开设专门账号、打造国防教育“有声课堂”,为市民提供丰富便捷的国防文化节目,为全民国防教育添砖加瓦。

南京路所在的黄浦区人武部政委彭春林说:“‘南京路+音频平台’是国防教育的一个成功案例,警备区牵头驻沪部队搞好文化创作,网络平台提供硬件和技术支持,实现了线上线下、军内军外的有机统一,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上海国防声音名片’。”

登录该音频平台,一档节目吸引了记者目光。从2020年7月1日起,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录制《建党100年100讲》系列节目,采取每周定期更新方式持续至2021年7月1日,成为开展国防教育的生动素材。

此外,在上海某网络游戏公司和某资讯发布平台,国防教育专项对接也在进行。下一步,上海警备区将分别同他们合作研发具有军营特色的网络小游戏、打造权威的驻沪部队资讯发布平台。

“上海国防教育转型的有益尝试,有效拉近了青少年和军营之间的距离。”上海警备区政治工作局主任田远介绍,站在建党百年的新起点上,上海的国防教育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创造出更多能走进青少年心灵深处的作品,让国防教育更加有血有肉,更加鲜活生动。

一部短视频彰显新理念——

“共情”才能共鸣

2020年11月初,由上海警备区制作并推荐的短视频《我被抓去当兵了》参加国防军事电影盛典,荣获2020年“国防万映特别奖”。

复盘会上,警备区许多同志表示,“共情”才能共鸣。这部短视频的成功在于将“奋进新时代,聚力强军梦”的大主题具象化,将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用时尚、潮流、酷炫的元素巧妙地表达出来,主旋律的内核加上接地气的外壳,与二次元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迅速成为国防教育短视频的“爆款”。

创新首先应打破传统思维,上海警备区政治工作局副主任张旭伟表示,上海是潮流文化的发源地和聚集地,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国防教育也要不断更新理念。比如,可以通过动漫表情包、诙谐短视频以及富有韵味的音频制品等方式抢占主动。

2020年初,某视频平台“最美的夜”跨年晚会在各大卫视“跨年大战”中成功突围,由退役军人合唱团演绎的《钢铁洪流进行曲》《中国军魂》等气势磅礴的军歌震撼人心。铿锵旋律搭配生动展示,节目突破传统模式,聚焦新颖的表现手法,触动观众最细腻的情感,线上线下圈粉无数。

为献礼党的百年华诞,2020年12月,“同一个信仰”全国网络视听平台系列快闪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活动以“同一个信仰”为主题,自2021年1月起至5月每月举办一次,在多个红色地标开展联动快闪,组织社会各行各业代表参与,共同庆祝建党百年。

目前,上海还储备了一批献礼建党百年题材的网络视听节目。其中,网络剧《我们的时代》《暖冬》、网络电影《空降排》、网络纪录片《智慧中国(第三季)》已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庆祝建党100周年精品网络视听节目创作展播片单。

“在‘云端’开展国防教育,既应在新潮与守规间找到平衡点,还应关注安全保密和舆情动态。”上海市闵行区人武部政委刘杰峰说,上海警备区高度重视信息发布后的网上反馈情况,并向记者讲起一次网宣产品发布前夜的场景。

那晚,各级领导全部在岗在位,所属人员将即将上架的数个平台“包干到户”,负责紧盯视频划过的弹幕和持续更新的评论。发布一周后,有关部门送上一颗定心丸:“未出现一例负面言论,微弱的中性声音都被网友自主引导,说明年轻网民的媒介素养在提升,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网络传播样本。”

“网络曾让很多人选择回避和封堵,但当我们更新思维理念后发现,网络并不是想象中的‘洪水猛兽’,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警备区司令员刘杰告诉记者,军营不是真空,开展国防教育应顺势而为,实现为我所用。下一步,要积极维护现有的平台资源,拓展更广阔的宣传阵地,着力打造国防教育的上海品牌。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