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战位报告丨刀山火海,只为守护一方和美安宁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宋明亮 孙伟帅 王国银 张银博 责任编辑:李晶 2020-12-23 18:00:00

刀山火海,只为守护一方和美安宁

——记武警新疆总队某机动支队特战一中队

■中国军网记者 宋明亮 孙伟帅 特约记者 王国银 张银博

亚库普·买买提终于睡了一个踏实觉。一连几天,他都在梦中惊醒,不是梦到自己在障碍训练场受伤,就是梦到自己在武装五公里时拖了中队的后腿。

直到此刻,站在中队最新的“龙虎榜”前,看着自己的照片被贴在榜上,而且是第一的位置,亚库普·买买提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他觉得,“身在这样优秀的中队里,自己也必须要优秀”。

亚库普·买买提(左二)和战友正在训练。

亚库普·买买提所在的武警新疆总队某机动支队特战一中队,位于祖国雄鸡版图西部,那是一片广袤的、热烈的土地。

2014年4月27日,习主席亲临中队视察并亲切寄语:“你们是一支英雄的部队,确实名不虚传。你们已经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为祖国、为人民履行好我们的职责。”

习主席视察中队后的第二年,维吾尔族青年亚库普·买买提怀揣着绿色的军旅梦想走进了这里。听着班长、排长们惊心动魄的反恐故事,看着训练场上“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的战友,他下定决心也要做个这样的人。

此刻,凝视着“龙虎榜”上一张张青春面庞,他们的皮肤都晒得黝黑,眸子里却闪着自信的光。

亚库普·买买提看着照片里有些“灰头土脸”的自己,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对于经常在尘土硝烟中翻滚的他们,这已经是最为“靓丽”的时刻。不过,他们不在意,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日常:敢上刀山、敢下火海,为的就是守护这片热土的和美安宁。

“我们的任务,就是给人民最大的安全感”

戴上头盔的刹那,陈冰威“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时间好像在那一刻暂停,可又在那一瞬被突然加速。

深呼吸一次,陈冰威半蹲下来,目光集中在一辆面包车的副驾驶座位上——那里,紧紧捆绑着一枚压发式定时炸弹。

站在安全线外的战友,手都攥成了拳头,焦急地等待着陈冰威。他们不知道陈冰威这次又面临着多么危险的状况,只知道在此之前,陈冰威已经穿着几十斤重的排爆服紧张工作了4个多小时。

陈冰威

陈冰威至今还记得那一次排爆任务。那是一年元旦之后发生的一次暴恐事件,现场弥漫的血腥味混合着爆炸后的硝烟味扑面而来。4个多小时,7枚爆炸物,陈冰威和战友在天寒地冻中进行排爆作业,那种“冰火两重天”的体验让每一名排爆手都印象深刻。

就在大家进行又一轮排查时,陈冰威发现了这枚定时炸弹。

“炸弹的外壳已经坏了,还在‘呲呲’地冒白烟。”陈冰威回忆道,“而且最大的问题在于这枚炸弹的电线已经被烧得分不清颜色了。”

这样的场景,总是影视剧中的高潮段落。每每这时,观众的心也一下子被提到嗓子眼。可这样的场景,对于陈冰威和战友们来说,是那段时间不得不面对的日常。

“咚、咚、咚……”陈冰威清晰地感受到心脏剧烈的跳动,面罩之下,他的目光锋利得像一把刀子。

“咔嚓!”异常安静之后,一声细微的声响让气氛更加紧张,陈冰威轻轻收回握着剪刀的手,仿佛在等待最后的宣判。

1秒,2秒,3秒……陈冰威只感觉有人在拍他的肩膀,有人把他拉了起来,有人紧紧抱住了他。面罩已经被呼出的白气笼罩,可是透过浓重的雾气,陈冰威锋利的目光终于显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不害怕吗?”记者问。

“戴上头盔,就啥都不想了,人在现场也来不及多想。可事后想想,有时候也觉得后怕。”说到这儿,陈冰威轻轻低下了头。

那一年,父母在电视的新闻节目里看到了陈冰威。远在河南老家的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儿子干得是如此危险的工作。老两口马上拨通了陈冰威的电话。陈冰威知道自己“暴露”了,一面笑着安慰父母,一面轻轻仰起头、快速地眨着眼,把眼泪硬生生憋了回去。

陈冰威指导战友训练。

陈冰威的“后怕”,不仅仅是排爆兵、更是每一名参加过反恐战斗的特战队员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那里,藏着远在老家的父母妻子,藏着他们很少表露的深情与爱。但对他们来说,这“最柔软的地方”恰恰也是他们最强大的支持。

“我守护这里的百姓、别人的父母,同样,也有战友守护我的父母。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给别人最大的安全感。”陈冰威扬起头,笑着说。

“经历过暴恐事件,你就知道‘宁可在把血汗洒在训练场’绝不是一句口号”

滴答、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在流逝,汗水顺着李享的脸颊一颗一颗地往下淌。

临近正午,日头正毒,李享已经在山地里趴了快一个小时。这,是他必须要经历的训练科目之一——作为一名侦察兵,“一动不动地趴着,是基本功之一”。

2013年,李享坐着火车一路从绿意葱茏的四川宜宾来到了新疆。火车上,还没戴上军衔的李享,和几个同年兵一起,配合列车乘警抓捕了一名正在逃跑的毒贩,“英雄梦第一次实现了”。

可接下来的军旅生活让李享知道,当英雄,远不止抓一个逃犯那么简单。

入伍第一年,李享就随中队开始参加反恐处突任务。那是他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听到枪声和爆炸声,“开始像电影一样觉得不真实”,可很快就回过了神,“觉得可能为国捐躯的时候到了”。

李享

这大概是每一名参加过反恐维稳任务的武警官兵都曾有过的想法。可一转念,他们又都毫无畏惧。

毫无畏惧需要底气。这底气,来自于每一名官兵在训练场上的“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也来自于他们发自心底的血性与胆气。

那一次400米障碍考核,谢春红是流着血跑完的。通过独木桥时,谢春红脚底突然打滑,一个趔趄,头结结实实地撞在了木桩子上。瞬间,鲜血顺着额头流了下来,又顺着脸颊滴在了军装上。

场边的加油声变成了急切的呼喊:“谢春红!别跑了,快过来包扎!”

谢春红用手抹了一把脸,更加快速地朝前跑去。事后,站在终点线的战友们回忆,谢春红满脸是血地冲了过来,感觉下一秒就会晕倒,可是眼睛里却始终有股子杀气。

那一次受伤,在谢春红的额头上留下了一道疤。每当有人问起,谢春红总是不好意思地摸着那一道长长的凹陷说:“还好这是在训练场上,真要是在战场上可能就不止这一道疤了!这也是给自己提个醒!”也有人问他当时为啥不下场包扎,谢春红急了:“这是习主席接见过的‘英雄的部队’,谁也不能怂!”

特战队员接到命令后果断出击。

支队长韩辉也是特战兵出身,看着官兵们在训练场上如此拼命,作为老大哥的他也有着难言的心疼:“谁在家里不是爹妈疼爱的孩子?”

不远处,枪声响起,中队的特战队员们正在进行射击训练,备战即将到来的“巅峰”比武。枪声止,韩辉望向对面的靶标若有所思地说:“可是真的来了新疆,真的经历过暴恐事件,你就会知道,‘宁可在把血汗洒在训练场,也绝不能失利于实战场’绝对不是一句口号。”

那一年,特战一中队奉命执行搜捕暴恐分子任务。夜色如墨,在齐腰的棉花地里,吴蛟与暴恐分子突然遭遇。藏匿在暗处的暴恐分子手持近2米的利刃从棉花地猛地窜了出来,向着吴蛟砍去。

锋利的刀刃几乎是贴着吴蛟的肩膀砍下去的,生死时刻,吴蛟侧身一躲,接着跨步向前。“砰——”手中枪响,暴恐分子倒在地上。

如今,吴蛟已经是中队骨干,再谈起曾经与暴徒交手的经历,语气里透着风轻云淡,好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现在的他,看着新加入特战一中队的战士,也会想起当年自己来到特战一中队的情形,会想起班长、排长给他讲的故事。

吴蛟

曾经,他觉得那样的惊心动魄才是当兵该有的样子。现在,他觉得能把战士们安全带出去、再平安带回来才是一名带兵人该有的样子。当他也成为了新战士们口中的英雄、成为当初自己心中想要成为的那个人时,他才真正明白: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让每一次血脉贲张的挺身而出更有意义。

习主席强调要坚持以战领训,强化任务牵引,加强针对性、对抗性训练,从难从严摔打和锻炼部队。我们必须一招一式向实战聚焦,一哨一位与打赢对表。

在特战中队的食堂门口,摆放着三组杠铃。每天开饭之前,中队官兵必须每人推举20个杠铃才能进去吃饭。

在特战中队,似乎每个人的心里都在时刻盘算着如何再给自己的训练多加一剂砝码。那些被打坏的沙袋、练坏的手套和战靴,以及被磨破了边儿的卡夫拉头盔,都在无声诉说着中队官兵的日常,也见证着习主席殷切嘱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这里如何落地生根。

“原来,这就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浓烟之中,一队迷彩身影穿行而来。一顶顶头盔之下,是一张张晒得黑到发红的脸,脸上的油彩在汗水中折射出奇异的色彩。脚步声越来越近,声音充满力量,回荡在天山中,好像一种有节奏的打击乐。

这是特战一中队2020年第三季度“魔鬼周”极限训练10公里耐力跑的一个场景,在此之前,中队官兵已经连续完成了攀登、400米障碍、野外生存等一系列训练。

特战队员快速通过染毒区域进行搜索。

休息时,官兵们三五成群地坐在树荫下聊天。聊天内容从最近听的流行歌曲,到休假时陪爸妈看的电视剧,从淘宝上网购的商品信息,到上周“吃鸡”时谁又掉了链子。不远处,七八个战士正在河滩上比赛用石头打水花,爽朗的笑声不时传来。

一座天山,一身迷彩,这群年轻人的青春和同龄人有了不同的底色。

入伍之前,刘川总觉得“这样的和平年代,怎么会打仗”;入伍之后,一次次训练场上的挥汗如雨,一次次反恐斗争的淬火成钢,让这个90后的小伙子明白了:“和平并不是一直都在,需要有人创造,需要有人守护。而现在,他就是那个创造和平、守护和平的人。”

刘川现在也是特战一中队的一名排爆手,本以为他是个性格内敛、沉静的人,却没想到,摘下排爆头盔的他是队伍里最活泼的那一个。用刘川自己的话来说:“一波三折的特战经历,让他成为了现在的自己。”

成为特战队员,又成为特战一中队的炊事员,然后再成为特战队员的排爆手,刘川的“一波三折”,说的是自己的经历,也说的是自己心态的变化与成长。

他曾和几名炊事班的战友保障过上千人的伙食,也曾和教他排爆的师傅并肩战斗化解危难,在一次次磨砺中,刘川明白了:即使是最普通的一兵,在战场上也可能成为最关键的一环,决定战斗的成败。

想通了这个道理,刘川干什么都很起劲儿。“谁还不曾是个宝宝呢?”刘川笑着调侃自己。

刘川

的确,这些年轻战士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但穿上军装,他们就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疆累计脱贫292.32万人、退出3107个贫困村、摘帽22个贫困县,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因贫失学、辍学实现动态清零,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参保率均达100%,异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

支队长韩辉在学习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时,一股自豪感在内心油然而生——“新疆今日的繁荣,也凝聚着中队官兵的汗水和付出。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第二故乡的安宁。”

2020年1月19日晚上9点半,特战一中队的救援警报突然拉响——3分钟前,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发生6.4级地震。

“刚跑完5公里,澡也没洗,衣服也没换,带上装备就上了车。”李享回忆着救援出动的紧张场景。那一晚,特战一中队的官兵星夜兼程赶赴震区,许多人还穿着单衣就冲进废墟帮助受灾群众。

刘川永远也忘不了受灾群众见到他们时的眼神,那是一种“在黑暗中看见光亮的眼神”。这眼神,让他想到了曾经的自己——2008年汶川地震,还是个学生的刘川,用几乎同样的眼神看着前来救援的迷彩大军。

那一刻,刘川的心被狠狠击中,突然觉得自己无比强大:“原来,这就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特战官兵在驻训点开展托举原木、轮胎等体能训练。

救援归来的路上,有人提议唱首歌。好像是一种特殊的默契,特战一中队的官兵不约而同地唱起了队歌《迎着子弹上一线》——

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闯不过的关

没有打不赢的仗,没有翻不过的山

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

怕死咱就不当兵,迎着子弹上一线

生要一起生,还要一起还

没有过硬的本领,凯旋归来是笑谈

杀!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