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支援部队某部高级工程师淳静:对党赤“淳” 为国志“静”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李国利、赵金龙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0-08-15 15:19:58

山坳里,石碑上的“忠诚林”3个大字格外醒目,一排排松柏如一名名哨兵,年复一年守卫着近在咫尺的现代化阵地。

20多年来,战略支援部队某部高级工程师淳静如同林中之松柏,始终坚守在国家战略武器试验定型的阵地上。

1994年,淳静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来到这片神秘的土地。

被强烈的紫外线晒脱皮,干燥的气候使嘴唇常常干裂出血……尽管毕业选择去艰苦边远地区时做了充足思想准备,可现实的残酷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为了照顾这个单位为数不多的高材生,单位领导提出把他调到驻城市的单位工作。淳静却婉言谢绝:“离开了一线,我的专业作用发挥将大打折扣。”

就这样,淳静也在“忠诚林”里种下一棵扎根树,把自己的事业之根牢牢扎在了这片荒山沟壑。

1999年,淳静考回母校深造。2006年,他带着国家发明专利、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的光环毕业。

在不少人的眼里,这是淳静离开山沟的最佳时机。

作为优秀的博士生,导师建议他留校任教;作为前沿科技的高端人才,多家科研院所向他投来橄榄枝;家人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希望他选择一个好的生活工作环境……选择,再一次摆在了淳静面前。

可当单位领导告诉他随着国防尖端武器的加速发展,单位任务高峰期开启,需要一批高学历的科技干部开拓新战场时,淳静毅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前往老单位的那天,淳静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学子骄子都是赤子,我的战场就是那片火热的阵地。”

从青春飞扬到两鬓斑白,20多年来,淳静的名气越来越大,但他本色不改,看淡名利,一次次推掉荣誉,一次次甘居幕后。

刘洪海是淳静带的第一个徒弟。那年,一项前瞻性课题研究重任落在淳静所带的小组肩上。淳静找到刘洪海说:“这个课题由你负责,我给你当助手。”

从项目立项到方案设计、从论文撰写到数据分析、从思路方法到具体问题,淳静手把手帮带,每一次课题汇报、研讨交流,淳静都把刘洪海推到前台。项目报奖时,淳静悄悄将刘洪海的名字放在了第一位,并让他做了课题汇报。

淳静说:“能待在阵地上,参与这份事业就够幸运的了,其余的不重要。”

293天,13万公里。这是淳静1年出差的日子和大致的行程。

淳静的妻子刘波拿出了一本日历,日历上零星用红笔在一些日子上画了个圈。刘波说,这些画圈的是淳静在家的日子。

细细数来,不过72天,最长的一次13天。

2016年2月1日,难得休假在家的淳静接到通知:中止休假,立即赴京参加某情报分析工作。出于保密需要,淳静和家人匆匆话别便赶往北京,并在开始工作前关闭了手机……

在夜以继日地突击中,淳静和战友们终于把握了情报的关键信息,做出准确研判。所有工作结束时,已经农历除夕下午,他打开手机,女儿的一条短信跳了出来:“爸爸,知道你很忙。抽空给妈妈打个电话吧。她很牵挂你,每天都很晚才睡觉,生怕睡着了接不到你的电话。”

那一刻,淳静潸然泪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