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店战役:扭转西北战局的转折点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贺煜 责任编辑:李晶 2020-02-04 09:25:27

战役简介

1947年七八月间,按照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我晋冀鲁豫野战军、华东野战军转入外线作战,在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布成“品”字形阵势,互相配合,机动歼敌。为了牵制敌人,配合外线部队作战,陕北我军出击榆林,山东我军在胶东展开攻势。沙家店战役,是西北野战军继第一次榆林战役之后,于1947年8月18日至20日在陕西米脂县沙家店地区进行的一次运动歼灭战。这次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36师师部及2个旅6000余人。沙家店战役的胜利,基本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西北野战军从此由内线防御转为内线反攻。中共中央在8月21日《克服一切困难,争取整个军事形势转变》的指示中,高度评价了沙家店战役对西北和全国战局的重大意义。

讲评析理

布设疑兵,隐蔽企图,变被动为主动。隐真示假,使敌人产生错觉和误判,而后出其不意,是改变敌我优劣态势,变被动为主动的重要手段。沙家店战役发起前,我军虽经过第一次榆林战役达成了调动敌人主力北上之目的,但自身处境仍然困难。从地理环境来看,北有沙漠,东有黄河,西、南面是无定河和国民党军,侧水侧敌为兵家之大忌;从敌我兵力对比来看,敌强我弱;从双方所处态势来看,敌处主动我处被动。为在战场上争取主动,我军果断撤围榆林,将主力隐蔽集结于榆林东南、沙家店西北地区待机,以小部分兵力引敌继续北进,并以一部分兵力掩护中共中央西北局和各后方机关从葭县东渡黄河向山西转移,制造我军主力渡河的假象,从而使蒋介石、胡宗南产生错觉,误以为我军主力已经败退,无力作战,并准备东渡黄河,遂令其所属各部“迅速追击,勿失此千载良机”。我军在充分掌握分析敌情后,决定利用追敌之一路钟松部骄横失慎、孤军分兵冒进、长途跋涉的弱点,抓住战机,诱敌进入有利于我歼灭的预设战场,集中兵力一举歼灭敌整编第36师主力,从而扭转了我军在西北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集中兵力,选择弱敌,运动中分割围而歼之。“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我军的军事原则,也是我军化劣为优、以弱胜强的根本方法。沙家店战役,敌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率领的“清剿”部队约6万余人,而我西北野战军仅有4万余人,且刚撤围榆林,尚未得到休整补充,后勤补给也很困难,明显处于劣势。但我军采用避开其主力,打击其弱点,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孤军冒进一路的办法,使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敌整编第36师,虽系胡宗南集团主力之一,装备精良,但该师此次进占镇川堡只有师部和两个旅(四个团),且远离主力,长途跋涉,疲惫少粮,严重减员,战斗力明显下降,与刘戡所率之敌主力相比较,是个弱敌。此外,敌整编第36师师长钟松自恃援榆有功,刚愎自用,在本是孤军的情况下分兵冒进,从而为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将敌围歼提供了难得战机。为此,我军除用一部兵力牵制阻击敌主力外,以野战军主力将敌整编第36师分割包围,在具体打法上又分为两步:首先集中力量歼灭其后梯队师部及第165旅(欠第493团),而后再转用兵力歼灭其前梯队第123旅(配属第493团)。这样,我在局部战斗中均构成对敌的绝对优势。

抓住战机,机断行事,保证达成全歼之战役目的。对运动之敌的进攻,情况变化很快,要求各级指挥员在上级总的意图下发挥高度的积极性、灵活性,快速机断行事,才能适时抓住战机。在沙家店战役中,我教导旅的任务本是配合第2纵队歼敌主力整编第36师师部及第165旅(欠第493团),但当该旅进至常家高山附近时,发现回援之敌第123旅(配属第493团)正与我新编第4旅争夺常家高山制高点,敌为夺占这一要点,拼尽了全力,战斗异常激烈,而这一制高点距敌主力占领的常辛庄南山较近,如被敌占领,不仅严重威胁我第2纵队翼侧安全,且两敌会合一处,将直接影响到战役任务的完成。该旅指挥员基于上述情况,果断定下与新编第4旅协同歼敌第123旅的决心。此决心经上级批准后,教导旅即以第2团加强常家高山的防御,第1团从右翼迂回,与新编第4旅的第16团密切协同,迅速包围并歼灭了敌人。教导旅这一果断行动,对于保证迅速全歼敌整编第36师师部及2个旅、夺取沙家店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