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该怎样读书?国防大学研究生院以“后天”读书会为平台,提供“结伴+交流+分享”的阅读新模式——

让读书的"种子"遍地开花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阳恒 责任编辑:张诗梦 2019-12-24 03:02:28

“一粒种子的传播看似无序,那上万粒种子呢?”

在“后天”读书会上,研究生学员刘彬手持《复杂》一书,开口便抛出了这个有趣的问题。台下,大家不自觉地端坐起身子望着刘彬,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期待。

“无序的简单个体最终会集聚成复杂的有序整体,发挥出系统效能。”刘彬给出答案的同时,不忘用手指着自己打趣道:“我们这些读书的‘种子’也必将遍地开花、硕果累累!”

刘彬口中的“种子”,指的正是身边像他一样热爱读书、乐于分享的同学们。

近一年来,“后天”读书会像“种子”一样在学员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研究生该怎样读书”提供了一种新的打开方式。刘志鸿、刘建威摄

“你有我有”不如“大家都有”,读书是自学更是分享

打开宿舍门,刘彬探出头左右张望,空荡荡的走廊里寂静无声,两侧紧闭的房门更是遮蔽了光线,漆黑一片。他叹了口气,伸出去的脚又收了回来,攥在手里的书无奈地放回了书架。

酷爱读书的刘彬本想与同学讨论一些问题,可一扇扇紧闭的房门,让他打了退堂鼓。

刘彬也曾连续几次尝试“登门请教”,却无功而返。一连串的碰壁让他很沮丧。此时的他,感觉自己成了一座“精神孤岛”。

学员郭鑫磊也有相同感受。不同的是他很享受在“孤岛”上的感觉。

在郭鑫磊的宿舍里,书柜、书桌甚至床头柜上,都摆满了书籍。墙上显眼处还贴着一张他自制的读书计划表,里面用红蓝记号笔勾画着读书进度,精确到每天的每一小时。

郭鑫磊与刘彬想法不同,他喜欢一个人看书思考,觉得与人交流的“收益”远小于自我积累的升值。

然而,一次导师布置的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课后论文让郭鑫磊栽了跟头。作业主题是战区联合作战的指挥构想,郭鑫磊一口气从图书馆借阅了10余本相关书籍,闷在宿舍翻了一周,临近交稿脑中却仍是一片茫然。

中午在饭桌上,同学见郭鑫磊愁眉不展,一问得知是被论文卡住了。恰巧,同学中既有战区的作训参谋,也有军兵种的一线指挥员,大家结合工作经历和所学书本知识,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竟把论文整体框架“顺”了出来。

郭鑫磊低头看了看表,才用了半小时。一周的“原地踏步”,半小时的“大步流星”,巨大的反差触动了他的内心:“知识的储备固然重要,但没有分享交流,终归还是一潭‘死水’。”

刘彬和郭鑫磊的困惑引发了教导员陈龙的深思:“研究生到底该怎样读书?”曾在国防大学读过研究生的他也有着切身体会:每名研究生都是一座富矿,不缺资源,缺的是打通彼此融会贯通的“最后一公里”。

经过与几名学员支委碰头,陈龙提议成立一个读书会,每半月举办一期,每期一个主题,学员轮流上台主讲,荐书结束后加以开放式研讨增进互学沟通。

读书会成立后,立即吸引了广大学员参与,他们结伴读书、分享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走向“知识大联合”。

影响力的扩大,也让读书会得到来自上级的支持。学院提供了专门的活动场所,配备了屏幕、话筒、音响,为学员集中采购了一批书籍。

大家还为读书会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后天”,寓意这是一片培育后天之才的沃土。大家还亲切地称主讲人为读书的“种子”,寓意播撒希望、收获成长。

“点亮自己”不如“照亮别人”,读书是参与更是创造

加入读书会后,刘彬自告奋勇担任了第一期“种子”,推荐的正是《复杂》这本书。

宿舍里,刘彬正在苦思冥想“如何通俗形象地介绍复杂性系统”问题。忽然,“笃笃”两声,同学陈帅敲门走了进来。

陈帅左手拿着一本《隐秩序》,右手捏着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和图画。原来,他得知刘彬要推荐的书和他看过的《隐秩序》类似,专门把所思所想整理出来,来了个“登门拜访”。

军事运筹学专业的陈帅巧妙地运用软件进行模型架构,用多维导图的方式清晰描绘出复杂性系统的逻辑结构。

激动的刘彬一巴掌拍在陈帅肩上:“你可真是‘及时雨’!”有了强援相助,刘彬在读书会上的“首秀”表现堪称完美。

“两个人读过同一本书,就等于在两人间连起了一条无形的纽带。”读书会的出现,不仅打开了刘彬的心结,更为他找到了志趣相投的读书挚友。

为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读书会每期除了主讲,还增设了用来点评主讲内容的副讲,以及串场主持人。如何把几个人凝聚在一起发挥好作用,“种子”的角色至关重要。

学员郭强如愿当了回“种子”。为了确保活动质量,作为“主讲人”的他召集8名同学专门成立了学术小组,精心实施内容和品质的全程控制,犹如迎接一场全方位的“能力大考”。

“没想到‘后天’读书会如此精彩!”新入学的硕士学员李文感慨道。活动当天,会场门口立起宣传海报,上面印着5本推荐书目的简介。走进会场,一侧课桌上分门别类摆放着同学们拿来与他人分享的百余本图书。会场中央的幻灯片上,闪烁着这期读书会的主题“军队政治工作大家谈”。

郭强第一个上场。他手持《重读毛泽东》一书,结合一张张由他自己总结绘制的“共产国际与中共早期关系图”“1927年至1935年革命形势图”等图表开始演讲,台下观众为之眼前一亮,举手提问者一个接一个。

精彩一直在延续。接近尾声时,学员们又簇拥到一起,相互交换图书,交流阅读收获。

“人人参与,人人创造,是吸引学员们来到这里的奥秘。”大队政委王永利说,“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打破学员之间的沟通壁垒,让同学不再是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

“座座孤岛”连成“一片大陆”,读书是蜕变更是成长

什么是成长?学员许晓航打开微信,点进一个名为“悦读”的读书群,为笔者展示了一组数据:192天、14名成员、25本书。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一个读书兴趣小组从零起步后的发展壮大。

专注于党史研究的许晓航曾在读书会上推荐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一书,反响不错。会后,一些同学找到他,问能否把对党史研究感兴趣的同学召集在一块,相伴读书。

起初,许晓航有些犹豫,哪有多余精力“发光发热”?可仔细一想,加入读书会的初心不正是为了点亮自我的同时照亮别人吗?最终,他筹建了“悦读”群,让大家结伴读书,每天打卡,在有序高效的阅读计划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今,走廊里紧闭的房门少了,同学间的相互走动和交流多了,甚至还能时常听到激烈的学术争论声。

现在,郭鑫磊在手提包里总是放着一本记录本。和同学交流时,他会掏出本子,随时将听到的有用信息记下来。整理交流心得成了他的“必修科目”,过去一些想不通的难题竟都迎刃而解。

“曾经我和其他同学都是‘孤岛’,现在有了一座座桥梁,我们就连成了一片‘大陆’!”郭鑫磊指着墙上的读书计划说:“交流分享的过程更让我明白,哪些书值得读,哪些书应先读。”

仔细观察郭鑫磊的读书计划,发现他不再是简单地按时间轴划分书目,而是按主题进行“组合打包”,把亟须读的同类型书捆绑在一起集中阅读。

读书会,收获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实践能力。

聚光灯下,学员韩丹深吸一口气,神态自若地走上讲台,落落大方地说出开场白,赢得掌声。这已是她第4次担任读书会主持人,稳重的台风怎么也无法让人联想到她第一次担任主持人时的局促和不安。

那次,韩丹刚站在台上,望着台下的听众,脑袋突然一片空白,脸瞬间烫得厉害,背好的主持词像挤牙膏式地从嘴里蹦出来。“失败”——这是韩丹给自己第一次主持经历的评价。

生性倔强的韩丹没有放弃,她把这个岗位当作历练的平台,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提升自己。如今,她终于能够自如地把握主持节奏,脱稿而谈,成了同学们眼中的“金牌主持”。在她眼里,读书会更像是一个赋能平台,不断地给自己充能充电,从中收获成长。

一年时间,这个以学员为主体、以分享为主旨的“后天”读书会已举办11期,共推荐了48本好书,形成文字资料十万余字,成了校园里小有名气的“文化品牌”。

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读书会成果,学员们还将优秀推荐文稿汇编成册,择期出版。从今年9月开始,“后天”读书会还启动了一个“精品计划”——挑选优秀主讲人分批与各个新开设班次学员荐书交流。

在“后天”读书会的探索启发下,“后天”军争论坛、智战沙龙等学术活动也相继开展。偌大的研究生学院内,读书的“种子”正在遍地开花。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