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经历告诉我,制止冲突、化解危机,必须——

有情·有勇·有谋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张勇、王 磊、宋昶箭、宫其芳责任编辑:张诗梦2019-11-28 08:52

中国首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连长张勇(右一)正在部署营区警戒任务。

战乱不断的南苏丹,被联合国评估为全球最危险、最动荡的国家之一,这里也是联合国维和行动最危险、最艰苦的任务区之一。

2015年,作为中国首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3连连长,我来到这片红土地,执行保护平民、巡逻警戒和防卫护卫等联合国赋予的任务。

5月10日,我们刚刚部署到任务区不久,联合国维和部队营区附近的难民营爆发了大规模械斗。接到联南苏团命令后,我带领先遣组紧急出动,到达现场时,数百名难民手持棍棒、砍刀缠斗在一起,很多人身上血肉模糊,还有大量难民在一旁围观喊叫,场面极度混乱。

当时的情况,如果我们贸然介入不仅制止不了冲突,反而可能造成更多伤亡。冷静观察后,我发现冲突的人群分为两方,他们中间时不时形成一道分界线。看准机会,我迅速将防暴队员分成两组,一组手持武器建立外围警戒;一组手持防暴器材,顶着乱刀飞石冲上去隔离人群。

尽管骚乱人群被分开,但冲突双方没有就此作罢,依旧向对方投掷石块。

突然,一名看上去三四岁的黑人小女孩被围观的人群意外推进了冲突中心。她明显吓坏了,抱着头蹲在地上瑟瑟发抖,不时有鹅蛋大小的石头从她头顶飞过。

我也是一名父亲,看到这样的情景,没有多想就冲了上去,用身体护住小女孩。一块块石头砸在身上,右小腿被飞石击中鲜血直流,但我咬牙坚持低头俯身保护小女孩。渐渐地,周围的叫喊声小了,横飞的石块也越来越少。抬起头,我发现大家都在看着我。或许是被我不顾生命危险保护小女孩所感动,又或许是被中国维和军人的英勇顽强所震撼,总之,一场冲突竟以这样的方式化解了。冲突的人群放下了石块、棍棒,慢慢散去。

这时,一名年轻的黑人女子向我跑来,她一把抱住小女孩,并不停地向我鞠躬致谢。维护和平、拯救生命,我只是做了每个中国军人都会做的事情,但那一刻,我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了和平对于这片红土地的意义。

听着枪声入睡,伴着炮声醒来,这是我们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常态。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维和军人既要有勇,更要有谋。

2015年6月13日,维和步兵营接到联南苏团命令,护卫2名军事观察员和2名联合国民事人员到约300公里外的杰拉德执行任务,我和几名战友主动请缨。

从朱巴至杰拉德,我们要途经政府军控制区和反政府武装控制区,一路安全形势异常严峻。此外,这条道路周边还经常发生各派武装交火事件。由于白天武装分子活动频繁,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次日凌晨4点,车队趁着夜色出发了。

行进途中,我们还是被一伙武装分子拦住了。当我们准备下车交涉时,武装分子突然将枪口指向我们。按照行动预案和联合国交战规则,我们迅速进入战位、显示火力,双方进入对峙状态。

尽管内心紧张,但理智告诉我,必须灵活化解危险、冷静处置僵局。看到武装分子以怀疑的目光看着我们,我果断向对方指挥官伸出右手,他也立马会意,和我握了握手。抓住这个机会,我们及时阐明此行目的。对方看到我胸前的五星红旗后,便挥手示意我们离开。一场危机,再次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化解了。

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五星红旗往往是中国蓝盔最好的“通行证”。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的坚强后盾。”

(王 磊、宋昶箭、解放军报记者宫其芳采访整理 )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