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退伍老兵张秋良放弃老家的工作,重回驻地义务为烈士守墓,帮烈士寻亲——

半生守护告慰烈士英灵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李桂增 袁凯 责任编辑:李晶 2019-10-09 10:53:39

9月30日,烈士纪念日。一大早,新疆沙湾县东湾镇卡子湾村村民张秋良就和新疆军区某装甲团官兵一道,爬上北阳山山坡,祭奠长眠在这里的7位烈士。

“谷克让、胡咸真、栗新喜、牛书君、陆金灿、秦大瑞、阮延福,我来看看你们!”张秋良向墓碑敬礼,36年间,这句话他不知道说了多少次。

1979年的清明节,张秋良终生难忘。那天,他和战友来到北阳山祭拜烈士,聆听部队领导讲述烈士的生平故事:7位烈士均在执行任务中牺牲,他们中年纪最大的27岁,最小的仅有21岁,都没有成家。烈士的事迹,从此记在张秋良的心里。

1983年,张秋良退伍回到陕西商洛老家,被分配到镇武装部工作,并结婚成家,可双喜临门的他时常心神不宁,他一直牵挂着荒野上的烈士坟茔。说服了家人后,复员一个月的张秋良带着新婚妻子来到卡子湾村,开始义务为烈士守墓。

守护烈士墓地的时间久了,张秋良萌生了一个想法:为烈士寻亲。“当时交通不便,烈士家人得到消息后,家里经济条件困难没法来,后来又渐渐失去了联系。现在,我既是他们的战友,又是他们的亲人。”张秋良说。

1995年,张秋良通过部队官兵和战友的帮助,几经周折找到胡咸真烈士的家人。张秋良回忆,当时70多岁的烈士母亲因为儿子牺牲哭瞎了双眼,见面时,颤颤巍巍地把他拉进怀里,摸着他的头和脸,念叨着:“活着回来就好!活着回来就好!”颗颗泪珠滚落在张秋良的身上。从胡咸真烈士家回来后,张秋良深深体会到烈士母亲思念儿子、期盼儿子回家的心情。那一幕,更加坚定了他为烈士立碑、让烈士回家的心愿。

2017年清明节,经过多方努力,部队官兵、驻地政府及张秋良曾经的老战友一起为7名烈士举行了立碑仪式。张秋良站在烈士坟前十分激动:“部队没有忘记你们,战友没有忘记你们!”

“起初几年,我实在是没条件为烈士寻找亲人,要照顾家人,拉扯两个儿子,但我一直把这个事放在心上。”张秋良说。如今,张秋良种了200多亩地,成立了养殖合作社,是村里的致富能手。经济宽裕了,时间也有了,为烈士寻亲的心情更迫切了。这几年,他都带着大儿子一起扫墓,嘱托儿子如果自己走不动了或者是不在了,让儿子继续替他守好烈士墓地。

今年8月,张秋良的寻亲有了新收获。通过辗转联系,他和谷克让烈士的弟弟谷成让取得联系,89岁的烈士母亲曹淑珍急切地想来看看儿子。为了这场跨越40年的母子重逢,张秋良和驻军官兵做足了准备。“烈士的亲人就是我们的亲人,烈士的母亲就是我们的母亲。”看到曹淑珍老人在儿子坟前痛哭,张秋良和部队官兵面向老人齐刷刷地敬军礼,共同高喊:“妈妈,克让班长走了,今后我们就是您的儿子!”声音撼天动地,响彻山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