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老: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雷兆强 闻苏轶责任编辑:丁杨2018-12-14 15:19

团圆

“不对啊,刚才路牌上不是说距离古浪县就1公里了吗?怎么现在还没到?”离家越来越近,张鸿仁有点着急了。

其实,坐在汽车右侧的笔者看得更清楚:路牌上写的是18公里,只是“8”字的印记脱落了,张鸿仁心急之下看错了。

就在24小时前,张鸿仁还跟其他老兵一起,在大巴车上向留在部队的战友敬礼。现在,郁郁葱葱的四川盆地,已经切换成了大雪纷飞的家乡。

鲁迅在《雪》中写到:“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雪越下越大,像从天上撒下来的盐巴,汽车挡风玻璃前的雨刮器一刻也没停地摇摆。

“你看,那是牦牛!”沿着张鸿仁手指方向,笔者看到了山坡上正在雪中觅食野草的牦牛。

“到了到了!”前面就是张鸿仁的家乡,古浪县。

简单的道别后,陈大鹏继续随车赶往武威,张鸿仁和笔者下了车。

出了古浪县汽车站,张鸿仁的叔叔专程开车来接。

到了县城里的一栋公寓楼下,张鸿仁下了车。他低着头,一言不发地走在最前面。从一楼到二楼的这短短十几级台阶,他走得很慢。

“回来啦!”张鸿仁一抬头,看见婶婶开着门,冲屋里的人喊道。站到家门口,暖烘烘的家的味道扑面而来。

一套六七十平方米的公寓里挤满了人,那是张鸿仁整个大家族。张鸿仁连背包也没来得及卸,直接跑到妻子面前,想抱一抱妻子怀中的小女儿。

女儿却没认出他。

“你看,这是爸爸呀,快叫爸爸!”妈妈一个劲给女儿教,小女儿却有些害怕地把脸扭到一边,躲进了妈妈的怀里。

对于眼前这个有点陌生的男人,小女儿就好像不认识。她只记得手机里和视频里的那个人才是爸爸。

张鸿仁愣了片刻,尴尬地笑了笑,把伸出去的双手又收了回来。

他走到81岁的奶奶跟前。这次是奶奶先抬起了双手,张鸿仁赶紧把奶奶的手握在手心。

这次,他终于和家人双手紧握。

这个身穿深红色棉袄、戴着蓝色布帽的老人,是小时候最宠爱张鸿仁的亲人。16年前参军,张鸿仁坐着村里的手扶拖拉机去县武装部报到时,奶奶身体还很硬朗。如今,她的听力已经严重退化,身体也变得佝偻了。

在笔者的建议下,张鸿仁和家人在不大的客厅里拍下了全家福照片。拍照前,张鸿仁特意拿出“光荣退伍”的绶带和大红花,将这一刻永远定格下来。

张鸿仁的父亲看到儿子回来,显得很高兴,看着儿子不住地笑。多年的辛劳塑造了他脸上深红的肤色和满脸的皱纹。父亲本来是盼着儿子能继续服役。在他心里,儿子能当兵,是一家人最骄傲的事。

张鸿仁向全屋人一一问候过后,全家人就商量着一起去吃饭,为张鸿仁接风。在全家人眼中,张鸿仁的归来就跟过年一样,是大喜日子,必须得庆祝。

年迈的奶奶听不清大家的交谈,只是坐在沙发上看着大家,安静地笑着。

临走之前,妻子问张鸿仁要不要把军装脱下来?张鸿仁坚持要穿着。在夫妻二人的那间卧室里,墙上挂满了妻子、儿子、女儿的照片,却唯独没有张鸿仁的照片。

大家穿好外套,小女儿也被裹得严严实实准备出门。

“爸爸!”就在出门的那一刻,小女儿终于认出了他,冲张鸿仁的背影喊出了那一声“爸爸”。

张鸿仁又是一愣,转头看到女儿盯着自己,眼泪马上就出来了。

“哎!”他似乎费了很大的劲,才答应了这一声。

张鸿仁折回去,从妻子怀里抱起女儿,轻轻地吻了一下。他还特意要求笔者就在家门口,为他们父女俩拍张照片。

“等这张照片洗出来,我要把它挂到卧室的墙上去!”张鸿仁大笑着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