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帮扶不断线 军民携手奔小康

——联勤保障部队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朱中胜 赖瑜鸿 责任编辑:尚晓敏 2021-02-25 15:00:32

桂林联勤保障中心医疗队在定点帮扶的广西资源县烟竹村义诊。

自2016年成立以来,联勤保障部队坚决贯彻党中央、习主席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自身军民通用性强、医疗优势明显等特点,在扶贫战场攻坚克难,屡创佳绩。部队各级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多种形式,在脱贫攻坚战场谱写鱼水新篇,彰显了联勤部队新风采。几年来,定点帮扶的95个贫困村、1.3万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对口帮扶的61所贫困县医院全部达标,出色完成包虫病救治专项任务和援疆被装采购生产等任务。

95个帮扶村如期脱贫摘帽

变化,在青海高原悄然发生。

牛年春节,万家团圆时,青海省湟源县大华镇巴汉村村民李海周仍在忙碌。他马不停蹄地往全国各地发送牛羊肉快递,还得挤出时间收拾养殖棚,为扩大养殖规模做准备。“多亏了扶贫好政策,腰包更鼓了,生活越来越好!”李海周说。

今年年初,西宁联勤保障中心帮助该村在电商平台开设品牌小店“巴汉心鲜”,线上销售牛羊肉和青海地区特色产品,借着网上“年货节”掀起销售高潮,村民忙得不亦乐乎。

巴汉村的变化是贫困家庭脱贫奔小康的一个缩影。从雪域高原到东海之滨,从白山黑水到南疆热土,95个贫困村在联勤保障部队各级帮扶下,全部如期脱贫摘帽。

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某储供基地与天祝县政府共同建设军地山村小学。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春日的安徽省霍山县但家庙镇胡大桥村,生机盎然。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以产业扶贫为重点,帮扶村里发展稻田虾养殖项目。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技术培训扶持,实现虾田米、稻田虾双丰收。现如今,胡大桥村稻田虾养殖规模已经扩大到2000余亩,一大批村民凭此走上了致富路。

脱贫不脱钩,富起来还要送一程。新春前夕,桂林联勤保障中心工作人员来到挂钩帮扶的广西资源县两水苗族乡烟竹村开展扶贫慰问活动。他们会同县、乡、村干部召开座谈会,对接乡村振兴思路建议,规划后续帮扶工作。自2018年结成帮扶对子后,该中心按照“一年帮扶面貌改变、两年帮建基本达标、三年完成攻坚任务、常态帮扶巩固提升”的思路,专门制订定点帮扶实施方案,帮助该村实现全部脱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某部官兵对口帮扶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打柴沟镇下十八村,坚持生态改善和脱贫攻坚两手抓,帮助群众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山披绿装、河水澄澈、群众致富。

桂林联勤保障中心官兵在援建的广西资源县烟竹村产业大棚中,帮助村民摘收辣椒。

辽宁省铁岭县鸡冠山乡长寨子村曾是十里八乡最大的贫困村。在沈阳联勤保障中心的帮助下,村民不仅顺利脱贫,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面貌一新。该中心为长寨子村量身打造“领导包组、部门包项、处室包户”“医疗服务进村、产业技术进田、文化宣传进点、扶贫济困进户”“帮支部、帮产业、帮教育、帮生活、帮发展”的“三包四进五帮”帮扶措施,既发展集体支柱产业,又一户一策进行精准帮扶。

2016年,郑州联勤保障中心某仓库与河北省赞皇县槐疙瘩村结成帮扶对子。受领帮扶任务后,该部建立帮扶长效机制,坚持防止返贫和持续攻坚相结合,帮助全村实现整体脱贫。目睹村容村貌的喜人变化,该村党支部书记郑志国感慨地说:“在部队官兵的帮助下,老百姓现在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槐疙瘩’已经变成了‘金疙瘩’。”

扶贫先扶智,才能从根本上拔除“穷根”。联勤保障部队各级在参与脱贫攻坚战中积极实施教育扶贫,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部队与贫困地区59所中小学建立共建关系,投入资金改善教学条件,与2000余名贫困学生结成捐资助学对子,以提升文化素质,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未来、根除贫困。

帮扶县医院全部达二级以上医院标准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2020年5月,随着最后3所贫困县医院顺利通过医院等级评审,联勤保障部队对口帮扶的61所贫困县医院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医院标准。

第八医学中心医疗队专家为藏民普及包虫病和大骨关节病的防治知识。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联勤保障部队所属各任务医院先后派出医疗队驻点帮扶670批,驻点带教技术骨干近4000人,重点帮扶临床学科2187个,援助设备700余台(件)。

征途漫漫,健康扶贫累累硕果的背后是联勤保障部队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努力。自2016年成立以来,联勤保障部队以“创建对口帮扶精品工程、大病救治样板工程、勇于奉献标兵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军队健康扶贫“三大工程”为牵引,制订实施计划,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体系建设,注重质量效益,如期完成健康扶贫各项工作任务。

建立健全机制。部队党委下发《联勤保障部队2020年前推进健康扶贫对口帮扶工作实施计划》,从制度机制层面为深度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制订路线图,明确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相关要求;围绕制度机制建立、派驻人员管理、骨干人才培养、临床专科建设、医疗技术提升等19项内容对帮扶医院进行评估,积极构建“持续改进”的“闭环式”管理模式。

精准分类施策。联勤医院坚持分类施策,突出重点用力,根据帮扶进度和成效,个性化、针对性制订帮扶方案和措施;集中发挥医疗资源优势,注重结合当地医疗条件和地区性疾病特点,选派优质队伍,下大力气解决诸如先心病、白内障等困扰贫困群众的顽症,有效减少因病致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创新技术帮带。近5年来,部队所属各医院协助61所受援贫困县医院建立起当地分级诊疗体系、会诊网络和县域医联体,推进“互联网+健康扶贫”,升级远程信息系统对接和会诊服务,先后推广实用技术1991项,指导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业务技术规范等制度规定或工作流程2516项,推动2100多个学科成为当地的“标杆”科室。

眼下,联勤保障部队对口帮扶的61所贫困县医院已全部达标,然而,健康扶贫的工作并未结束。联勤保障部队卫勤局领导介绍,他们将健全完善跟踪问效等各项长效机制,并结合具体实践进行科学评估,灵活调整政策、创新方式方法,巩固扶贫成果。同时,持续开展“联勤军医老区行”活动,精心选派专家深入延安、瑞金等革命老区巡诊,为老区群众送去优质医疗保障,切实让贫困群众病有所医、健康有所保障。

出色完成包虫病救治专项任务

包虫病,一种寄生虫传染病,素有“虫癌”之称。此病在我国西藏、青海等地多发,由于患病重、治疗难,一度成为当地群众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

不过,在全国援藏医务人员的长期不懈努力下,这种情况已经大为改变。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一名军医,没有村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健康。我们要用医疗技术为乡村振兴加油!”解放军总医院肝病医学部肝病外科主任朱震宇在参加牛年春晚节目《向祖国报告》中这样说道。

作为肝病专家,朱震宇连续6年16次带领医疗队进藏救治包虫病患者,行程两万多公里,筛查包虫病病人16000人次,为280例病人实施了包虫病根治性手术,并带教了千余名藏区基层医生。2020年,他个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朱震宇的扶贫足迹,正是联勤保障部队出色完成协助地方开展包虫病筛查诊治专项健康扶贫任务的生动缩影。自2017年承担军队健康扶贫包虫病救治专项任务以来,部队每年从所属任务医院分别抽组专家医疗队,对口赴青海省人民医院、果洛州久治县医院、玉树州杂多县医院以及西藏丁青县医院,开展以包虫病救治为主,兼顾多学科交流的驻点帮扶。截至2020年底,累计完成手术治疗473例。

面对受援医院管理能力薄弱、关键技术空白等实际,联勤保障部队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帮扶针对性,积极筹措药品、设备和生活物资,精心组织院内帮带,以包虫病筛查和救治为重点,全面开展技术指导和临床帮带,注重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院内感染管理帮带,带动提升受援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联合地方政府和医院走出院外开展健康查体,深入牧场乡村送医送药,广泛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讲和包虫病防治宣教活动,在源头筑牢防病“围墙”。

健康扶贫要“输血”,更要“造血”。各任务医院对口帮扶除了留设备、留技术、留人才,更留下了好的制度和标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专家医疗队根据受援医院实际,相继开展“包虫病根治肝切除术”“包虫病特异性抗体检测”“两型包虫病超声诊断”等134项新技术新业务,规范了包括“感控管理标准”“护理质量管理”在内的10多项制度。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把病看好了,这就是健康扶贫的意义所在。”联勤保障部队领导介绍,通过“造血式”的医疗扶贫方式,在高原上留下了一支又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援疆被装采购生产造福边疆群众

“到公司要好好工作,也要照顾好自己。”春节假期结束,新疆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塔什巴格村的维吾尔族姑娘布瓦吉热木返回某针织品公司上班前,她的父亲叮嘱道。

布瓦吉热木原本有个富足温暖的家庭,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父亲由于双腿患风湿病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5口人仅靠11亩核桃地和4亩小麦田为生,生活拮据。

后来,一家以生产经营军需针织品为核心业务的某针织品公司在阿克苏地区成立,为当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平台。布瓦吉热木如愿进入这家公司上班,年均收入3万元以上,家里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

布瓦吉热木一家实现脱贫,正是得益于军队援疆被装物资采购生产工作。为支持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百万人就业工程,自2016年起,军队实施援疆被装物资采购生产工作,通过军品任务援疆,促进新疆服装企业的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与布瓦吉热木一样,很多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用辛勤的双手帮助家里脱贫,奔向小康生活。

以产业带动就业,就要培训出一大批“素质强、技术硬”的产业工人、培育出一批“讲诚信、重质量”的优秀企业。自军队援疆被装物资采购生产工作开展以来,联勤保障部队指导某军需能源质量监督总站,主动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履行社会责任,对累计中标的50余家被装生产企业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现场指导、技术帮扶、督导检查,全力帮助援疆被装物资生产企业高质量、高效率完成预定生产任务。

每年军品任务下达后,联勤保障部队就组织专家到各个生产企业明确军品生产标准、传授技术工艺、规范生产流程,通过军品任务质量检查,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升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确保产品交货期和质量。

为了让员工尽快实现“从田间走进车间、从灶台走上机台”的转变,部队灵活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手段,抽调专家组深入企业车间、班组现场开展技术指导帮带,为企业培养服装专业技术人员。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部队全力开展助企帮扶指导工作,确保了2020年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全年共带动就业人数1.4万余名。

联勤保障部队领导介绍,近年来,新疆39家企业先后中标,吸引了23家内地企业到新疆投资办厂、帮扶生产技术,部分承担生产任务的企业,已成为当地“精准扶贫”的窗口企业,直接带动了4.45万人就近就业,其中80%是少数民族群众,实打实地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取得了贫困群众“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成效。

亲历者感言

解放军健康扶贫医疗队的到来,为我们家庭带来了希望,也为整个丁青县带来了希望。因为家里劳动力少,收入也少,我又因为肝包虫病无法劳动,生活雪上加霜。解放军医生不仅细心为我做检查,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还免费为我做手术,解除困扰我多年的病痛。同时也为丁青许许多多的家庭解决了困难,让我们能放下包袱在致富路上大步向前走。衷心感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医生们为我所做的一切。感谢亲人解放军,感谢恩人共产党。扎西德勒!

——西藏昌都市丁青县牧民 次旺塔孜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援藏医疗队员不忘初心,践行帮扶责任,远赴西藏丁青,开展肝包虫病手术救治、帮助培训护理保障队伍;深入牧区巡诊调查“虫癌”流行情况;下连队为战士们体检;进毡房为牧民义诊;去学校看望藏区的孩子,向他们传授卫生健康知识……为藏区群众带去高质量的医疗帮扶和救护。援藏帮扶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意义深远的见证。地广人稀的高原,缺氧不缺精神,援藏帮扶的经历让我们对信仰更加坚定,也见证了我们职业生涯中又一次成长和蜕变。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医学部总护士长 安林静

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首先感谢东部战区总医院援藏医疗队在援藏期间对我及急诊科医生的帮带。在我们抢救病人时,东部战区总医院第19批援藏医疗队队员总是能够及时对我们的抢救工作作出指导,在如何用药、如何下医嘱等方面给予了很大帮助,让我们在抢救工作中能够按照正确流程进行抢救,切实提高了我们的业务能力及理论知识水平。在创建二级乙等医院期间,老师们一直帮助我们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技能操作培训以及重大交通事故的演练,让我们熟悉流程、严格操作并能熟练地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

——西藏自治区安多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 喇海军

作为一名军队驻村帮扶干部,能够参与脱贫攻坚任务,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和贫困村民面对面接触、交流时,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中,我真切感受到他们对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热切期盼。虽然地理环境限制了他们的生活条件和方式,但是他们创造、改变生活的激情和信心深深触动了我。我坚信,乡亲们日子会越过越好。

——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某油料仓库政治工作处主任 李 磊

我是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帕哈太克里村的一个普通农民,通过军队援疆被装生产项目进入企业上班。负责军品质检任务的军代表不仅带领人员教我们学技术,还教我们如何抓好质量管理,让我从一个农村妇女成长为业务娴熟的管理人员。现在我是公司的班组长,管理着60多个工人,年收入从以前的不到3000元增加到目前的近5000元,极大改善了家庭状况。援疆军品被装生产改变了我的命运,还让我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知识和理念,能够自力更生了,对未来的生活,我更有底气和信心了。

——军队援疆被装生产企业维吾尔族员工 努尔古丽·艾尼尔

本版图片均由联勤保障部队提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