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火箭、卫星测控……科研“后浪”的春节也太硬核了吧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许鑫 齐旭聪 责任编辑:李晶 2021-03-02 08:20:18

“找到了,找到了!”季浩然一声惊呼,测控室里其他学员纷纷跑来围观。

2月14日上午,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员季浩然,精准捕捉到了该校自主研发的“天拓二号”卫星信号。卫星传回的影像显示,国防科技大学校区内正在进行新春庆祝活动。近300名学员围坐在田径场,后方学员举着巨幅国旗,前方学员手持国旗组成一个爱心形状。

“这也太‘硬核’了吧”“这么过年科技感十足”……测控室里的学员纷纷感叹。

这个春节,国防科技大学的学员们放下行装,就地过年。很多学员和季浩然一样,或在实验室里埋头攻关,或在竞技场上摩拳擦掌。在这个特殊的春节,他们在校园里度过了一段难忘时光。

科研“后浪”的牛年新春

■许 鑫 齐旭聪

宣谱(左一)正在和小组成员比较两种不同的小车识别路径模式和性能。倪浩洋摄

仰望蓝天,梦想与希望同在

随着最后一枚火箭装配完毕,学员范逸飞长长舒了一口气。

“我再也不怕熬夜了!”

“你见过凌晨4点的校园吗?”

……

装配完成的8枚火箭整齐地排成一排,箭体上密密麻麻写着学员们这些天忙碌攻关的感受。

“我们做一个条幅火箭,大年初一把征集来的祝福语送上天空,大家觉得怎么样?”2月3日,智慧火箭俱乐部指导教员彭科在微信群里发了这样一条消息。

“我来‘应战’!”加入俱乐部不到半年的大一学员范逸飞主动接下任务,并被推举为此次任务的总设计师。

以往,俱乐部研制火箭的周期起码要以月计。眼下,只有短短一周时间。这对范逸飞来说,的确是个挑战。

起初,由于低估了任务的复杂性,范逸飞直接把条幅卷成筒状放进箭体内。可测试发现,这种方式打开时间过长,经常出现条幅拉不出来的情况。他把自己关进实验室,反复尝试不同的折叠方法,再带着箭体跑到楼顶做测试。

“几乎每天都会经历失败,心态快崩了。”范逸飞说,一想到自己设计的火箭能载着全校师生的新春祝福一飞冲天,他马上就“满血复活”。

一次,等范逸飞抱着箭体到楼顶做实验时已是晚上10点。那天晚上刮着大风,范逸飞索性在楼顶等风停了再做测试。

当范逸飞看到大“Z”字形折叠的条幅在空中顺利打开时,已是凌晨3点。顾不得被冻麻的双手,他高兴地在楼顶跳了起来。

集中“攻关”的一周,范逸飞和同学们白天在实验室研究文献、改进方案,晚上拉着攒出的成品到外场试验,测试失败再带着“残骸”回去复盘。

范逸飞的运动手环数据显示,从2月3日至2月11日,他每天的入睡时间都在凌晨3点以后,其他成员也大抵如此。

“听党指挥,百年征程开盛世;为战育人,踔厉奋发创辉煌”……大年初一一大早,范逸飞按下发射按钮,8枚火箭顺利发射升空。

看到新春祝福在空中“盛开”,范逸飞开心极了。那一刻,他对未来的信心与希冀也随着火箭一飞冲天!

祝福条幅在空中展开。宋 昕摄

全力以赴,体验到的浪漫更加刻骨铭心

新春游园会“无人机巡航”游戏保障点,大三学员宣谱格外忙碌。

参加游戏的很多学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无人机操作培训,飞机失控、螺旋桨折断是常事。

每当无人机受损,一旁的保障人员都会找到宣谱,请他出手。宣谱就像妙手回春的“神医”一般,让一架架无人机“起死回生”。

听着参加游戏的同学们爽朗的笑声,宣谱的心里乐开了花。在同学们眼中,宣谱是个名副其实的无人机发烧友,无论跟他讨论什么问题,最后都会变成无人机“宣讲会”。

翻开宣谱的微信朋友圈,内容全是写代码、做调试、搭车模的“打卡”记录。“我从小就喜欢组装飞机和汽车模型,来到军校后,更加明白科技对部队的重要性。”他说。

全力以赴,体验到的浪漫更加刻骨铭心。在宣谱心中,最浪漫的事,“莫过于和同学们在一起攻关”。

“爸,妈,新春快乐!”除夕夜,吃过年夜饭的宣谱和父母打电话简短拜了个年,就匆匆走向实验室,继续改进他的智能车,为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做准备。

那天晚上,烟花的焰火在夜幕的映衬下斑斓明耀。教学楼内,宣谱所在实验室的灯还亮着。

此刻,一场关于无人车三岔路口赛道识别方案的讨论,正在热火朝天地展开。宣谱和队友们你一言我一语,不停碰撞新想法。

赛道模式识别是这段时间最让宣谱头疼的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已经记不清写了多少行代码,熬了多少个通宵。

“如果说我们先采用横向扫描图像保证结果准确,再纵向扫描验证结果准确性呢?”说干就干,宣谱立即对现有程序进行改进。结果显示,相较于以往的几个方案来说,不仅准确率大幅提高,就连运行速度也有了明显改善。

“收工!去看烟花表演。”宣谱召唤了一声,队友们忙不迭地整理好东西离开实验室。

走出教学楼,他们才发现烟花燃放的场地已经空无一人。宣谱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才发现已经是农历牛年了。这时,几个人相互看着,拍了拍肩膀,哈哈大笑起来。

一个人在路上难免会疲惫,一群人在路上相互扶持、相互鼓励才会越走越远。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向着全国赛发起挑战。

无人机拍摄画面。廖子裕摄

别停下来,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2月初,研究生曹译的父母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学校寄来的“四有”优秀学员喜报。

几天后,曹译也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第六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一等奖证书。

“这一天,我期盼了太久。”抚摸着获奖证书,曹译的思绪又飘回了2019年的夏天。他从中国海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跨专业来到国防科技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就读研究生。

一次选择,两重跨越。

正当曹译沉浸在梦想成真的喜悦中时,现实的“骨感”给了他“当头一棒”。

第一节《非线性系统》课,大量没接触过的专业名词“排山倒海”般扑面而来,“砸”得他直犯晕。直到下课,曹译才慢慢回过神来。低头看看笔记本,竟然一个字都没来得及记录。

“两个专业的知识架构完全不同,‘压力山大’。”抱着厚厚的理论书籍,曹译扎进了图书馆。从那时起,他制订了详细的“赶超”计划。

每天早上,曹译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列一张计划表,把当天需要完成的知识点逐一列出,即使加班加点也要完成。从入学到现在,这样的计划表曹译列了500多张。“从此,再也没有了‘跨界’初期面对专业知识的‘恐惧’。”他说。

曹译的坚持让他成功跨越了身份、专业的障碍,一步步向合格军官转变。

从研究生一年级起,曹译便成为微纳卫星工程中心的一员。每天除了科研任务之外,他还有一项更重大的使命——卫星测控值班。这个春节,曹译一直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通过“天拓二号”卫星传输画面,曹译领略过北国的皑皑冰雪,感受过长城的曲折蜿蜒,见识过南海的雄伟辽阔……

“穿过人海,别停下来,趁现在还有期待……”学员队迎新春联欢会上,曹译自弹自唱了一首《星辰大海》。

他觉得这首歌像是为自己“量身定做”——在征服星辰大海的路上,他从未停歇,执着前行。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