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和战地打造“样板工程”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彭希 刘雄马 责任编辑:丁杨 2020-01-12 09:46:33

孔令桂进行射击训练。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彭 希摄

2019年12月,黎以边境,远处不时传来几声枪响。

一场暴雨过后,地面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水坑,中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官兵穿着雨鞋深一脚、浅一脚展开施工,为加纳维和分队营区新建一个观察哨,以提高其营区防卫能力。

“在石笼中间用两根铁丝将4个面连接起来,形成十字结构加以固定。”分队四级军士长孔令桂指导队员们编织制作完一个石笼后,利落地捋了捋衣袖,棱角分明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一旁,加纳维和分队工程参谋西蒙上尉第一次见到这种石笼编织方法,一脸疑惑。孔令桂见状解释道:“观察哨的石笼墙由4层装满砂石的石笼垒起,再加上棚顶钢架结构的重量,最下面的石笼受到重力很容易被挤压变形,通过十字结构可以形成拉力确保墙体稳固,延长观察哨的使用年限。”西蒙随即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据悉,这是孔令桂第2次到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仍然担任建筑作业手,“十字结构法”是他在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做法,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

“你们用精湛的技能打造出了真正的‘样板工程’,中国军人非常专业!”完工验收当天,西蒙主动要求与孔令桂在观察哨前合影留念。

在援建玛加迪希望学校任务中,分队承担在学校广场新建一个近600平方米钢架结构遮阳棚的任务。作为维和营有名的“基建能手”,孔令桂主动请缨,带领骨干研究施工图纸,制订施工计划。

“在棚顶立柱地基挖掘的过程中,挖到了很多大块的石头,电锤也很难钻动。”战士和成胜告诉记者,“为确保深度达到施工图纸要求,孔令桂利用钢钎配合大锤一厘米一厘米地往下凿,虽然戴着施工手套,手上还是震出了好几个大血泡。”

“我们不仅是在建设一项工程,更是在打造‘中国品牌’,任务工程代表着我们的形象,不能马虎。”23个基座、168块顶棚钢板、300多根钢条、2600多颗螺丝、4000多个焊点……孔令桂都逐一进行检查。

完工当天,学校校长玛勒克·哈麦迪激动地说:“遮阳棚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可以保护他们免受日晒雨淋,3年前我们就希望能在广场修建一个遮阳棚,但一直没有资金和技术。中国维和官兵的无私帮助,让我们实现了这个渴盼已久的心愿!”

为了表达对中国维和建筑工兵分队的感谢,学校将广场命名为“中黎和平广场”。五年级学生阿里为孔令桂送上精心准备的绘画礼物,画中两只和平鸽分别载着五星红旗和黎巴嫩国旗展翅翱翔。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