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近11年来,33批编队100余艘次舰艇劈波斩浪、接力前行,见证了中国海军的发展——
26瓶海水背后的深蓝航迹
■解放军报记者 徐 琳 程安琪
当地时间9月14日下午,中国海军第32、33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进行任务交接。李 昊摄
10月11日,参观“为了和平 走向世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际军事合作成就展”的观众,在放有26瓶海水的展柜前驻足观看。解放军报记者 李姝睿摄
“苏拉威西海中部,2017年4月7日12:30”“比斯开湾,2017年9月9日20:40”“英吉利海峡,2017年9月10日19:45”……
装着取自不同海域海水的26个小瓶子静静地陈列在展柜里,金属瓶盖上清晰地镌刻着取水的海域、时间等信息。这是正在军事博物馆举行的“为了和平 走向世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际军事合作成就展”中,一组特殊的展品。
“这一瓶瓶海水,记录了海军第26批护航编队从起航到抵达亚丁湾执行任务,再到完成任务转到出访阶段的全部航迹,也是中国海军力量日渐强大的见证。” 讲解员说道。
向海则兴,背海则衰。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于海洋的记忆丰富而复杂,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承载着中华民族拥抱世界的美好愿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浅海到深蓝,新时代的中国海军正乘风破浪,在维护我国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也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一个大国的贡献。
“哈尼河”船是接受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首次护航的4条商船之一。多年后,时任“哈尼河”船船长陆鹤鸣,依然清晰记得在亚丁湾接受祖国军舰护航的感觉:“就像孩子躺在母亲的怀抱。”
亚丁湾护航近11年来,像“哈尼河”船一样曾接受护航的中外船舶有6700余艘次。33批护航编队100余艘次舰艇劈波斩浪、接力前行,犁出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新航迹,也开拓了中国海军服务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
“近年来的国际灾难救援行动中,经常出现中国军队的身影。”听着讲解员的介绍,抬头看着展板上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上的防毒面具与湛蓝的海水同框,看起来是那么格格不入。
时间回溯至2013年的最后一天,海军第16批护航编队盐城舰的官兵还来不及庆祝新年,便连夜拔锚起航转战地中海,执行叙利亚化武海运护航任务。
当地时间2014年3月9日下午,接力护航的黄山舰正与其他舰艇一起,护卫挪威运输船驶入叙利亚拉塔基亚港开始装载化学武器。突然,巨大的爆炸声从港口方向传来,刺耳的战斗警报声立即响彻全舰!尽管最终有惊无险,但我海军官兵沉着冷静的处置,让舰上的俄罗斯军队联络官科诺瓦洛夫少校竖起了大拇指。
在展厅里漫步,那张无数次登上社交媒体的“女兵牵手照”映入眼帘。若不是事先知道照片的由来,单看照片里小女孩一脸童真的微笑,很难联想到她背后正弥漫着硝烟。
2015年3月,也门安全局势严重恶化。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第19批护航编队紧急受命,直接靠泊交战区域港口,安全撤离了621名中国公民和来自其他15个国家的279名公民。
“看到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的心里也多了几分安宁。”一位观展的华侨说,虽然没有亲历,但每每看到这张照片,都会为之动容。
近年来,从马航MH370航班搜救到马尔代夫水荒救援,从和平方舟医院船多次执行人道主义医疗任务到常态化参加双、多边海上联演联训,中国海军频频现身国际舞台,积极履行国际责任,为世界提供海上公共安全产品。
展厅里的模拟甲板上,几个孩子正在高兴地玩着救生圈。眼前的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中国海军踏浪大洋的壮阔画面,记者仿佛可以感受到海风吹过耳畔。
同一片海洋,同一个梦想。新时代的中国海军正肩负使命和希望,为服务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挺进深蓝,去守卫那片海,捍卫地区和平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