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奖牌:“晴空”之下,“制胜的种子”生根发芽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龚毅宏 李梦奇 洪江强 责任编辑:汤传飞 2018-08-17 03:08:03

今日赛场上胜出的士兵,就是明天战场上胜利的火种。“晴空”之下——

“制胜的种子”生根发芽

■龚毅宏 李梦奇

又是第一!

8月6日,“晴空”防空导弹兵比赛迎来收官之战,中国参赛队再次用完美的表现将桂冠收入囊中。

狂喜、奔跑、拥抱、欢呼……此时此刻,这些都无法表达中国参赛队员的激动与幸福!为了这一刻,他们等待了太久。

这是一群首次参加国际军事比赛的中国士兵,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分队指挥员邵周权、主射手景吴彦、副射手王凯、机枪手黄文津和驾驶员杨卫江。

望着场地里尽情庆祝的小伙子们,“晴空”项目中国参赛队领队朱曦却显得异常平静。因为他最清楚,为了今天的胜利,队员们付出了怎样的艰辛!此时,他没有太多时间去回忆过往,他的脑海里迸出两个问号:今日赛场上的成绩多大程度代表明天战场上的战斗力?如何发挥参赛队员的“酵母”作用,带动培养更多的优秀士兵?

他的思考不无道理。虽然比赛规则和场地都是按照实战要求设定,最大限度呈现了真实战场环境,但你追我赶的赛场绝不能与你死我活的战场相提并论。以俄罗斯参赛队为例,他们大部分队员都经历过战争,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比赛时技战术动作毫不拖泥带水。而我军参赛队员长于技巧、强在体能,要论实战经验与应急处置能力,还是稍逊一筹。

“国际军事比赛不仅是竞技的赛场,更是交流的平台,用好这个平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赛场走向战场。”朱曦对“晴空”项目设计者伊万诺维奇上校的一句话很有共鸣——“比赛的目的在于选出优秀的士兵”。

今天赛场上胜出的士兵,就是明天战场上胜利的火种。已经连续两年备战国际军事比赛的邵周权,今年终于有机会以分队指挥员的身份带队出战“晴空”比赛,听他指导队员训练,满满的都是干货——“导弹迎攻射击和尾追射击,捕捉高速靶弹的时间只有眨眼的工夫,必须稳定发射筒,迅速做出预判”“步战车在进入涉水场的一瞬间,要及时换挡减速,才能获得更大的动力顺利通过”“轻武器射击必须根据风速风向考虑密位的转换”……

邵周权介绍说,他的这些“比赛秘笈”也是取自兄弟部队的“真经”。从2015年开始,我军连续3次派队参加防空导弹兵比赛,涌现出一批扬威国际赛场的训练尖子。此次赛前训练,这些曾经的参赛者都把宝贵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们。

一次比赛、多方受益。“晴空”之下,“制胜的种子”生根发芽。如今这个接力棒,交到了这支参赛队手里。

这几天,刚刚凯旋回营的参赛队员稍加休整,便马上展开复盘总结。“参加一次国际比赛,不能仅仅把奖牌带回来,更重要的是把经验和收获带回来,让没参赛的战友和兄弟部队官兵共同受益。”邵周权的一番话,道出了整个车组的心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